首页 >

PetroGreen將於伊沙迷拉創造綠色職位 培訓新一批太陽能板安裝專才!

2025年04月13日 00:0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13日 00:03

  本市訊:由楊應琳集團旗下的PetroGreen能源公司(PGEC)通過其子公司BKS綠色能源公司(BKS)投資在伊沙迷拉省建設的40兆瓦Limbauan太陽能項目(LSPP),預計將創造500-600個就業崗位。為培訓當地勞動力,PGEC與BKS聯合仙巴布羅(San Pablo)地方政府及合作承包商Schema Konsult公司、天合光能Trina Solar 和保威新能源Powerway,於2025年3月18日在伊沙迷拉省仙巴布羅市Limbauan描籠涯開展了太陽能板安裝培訓。

  PGEC環境與社區關係助理副總裁Yrel V. Ventura表示:“此次培訓旨在讓當地居民掌握太陽能板安裝的基礎知識和必要技能。這已是我們第四次開展此類培訓,此前在呂宋島和未獅耶群島的其他項目地都取得了成功。我們不僅致力於創造就業,更自豪的是通過培訓為學員提供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技能,提升他們在太陽能和再生能源行業的就業競爭力。”

  超過300名來自LSPP項目周邊社區的居民參加了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太陽能板基礎安裝技術及安全搬運規範,並通過光伏板實操安裝讓學員獲得實戰經驗,結業時均獲頒培訓證書。

  伊沙迷拉市市長Antonio N. Miro Jr。親臨活動現場,對PGEC、BKS及其合作夥伴為仙巴布羅社區居民提供寶貴技能培訓,並優先保障當地人才就業表示感謝。

  Limbauan描籠涯主席Babylin Pagarigan表示:“這次培訓讓學員有機會掌握新技術,並有信心參與我們社區首個太陽能項目建設。所有人都能參與這項惠及社區與環境的工程令我倍感自豪。特別欣慰的是BKS還積極吸納了我們描籠涯的女性居民參與。”

  慈濟在納卯偏鄉為原住民舉辦眼科義診  

  【菲律賓慈濟訊】慈濟基金會納卯聯絡處與Family Eye Care Clinic“家庭眼護診所”首度合作,於3月25日在Kapalong (卡帕隆市)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眼科義診,為當地阿塔曼諾族原住民提供專業視力檢查。這群深山子民是慈濟“希望種子”方案最新扶助對象,該方案繼2022年於Talaingod (塔拉因戈)社區成功推動香蕉種植生計後,現將愛心種子播撒至卡帕隆市,持續為菲律賓原住民點亮希望。  

  義診當日從上午10時持續至下午2時,共43位族人接受詳細檢查。診斷結果顯示,8人罹患白內障,6人出現翼狀贅片(俗稱“魚肉目”),更有4人同時受兩種眼疾所苦。慈濟納卯聯絡處當場承諾全額負擔後續手術及治療費用,並為有需要的居民配發量身訂製的老花眼鏡,讓長者重獲清晰視界。  

  “穿越蜿蜒山路時,我以為會面對空蕩的診間。”家庭眼護診所業務發展主任Karl Dennis Sollano回憶道。他與醫療團隊歷經長途跋涉後驚嘆:“這片與世隔絕的聚落竟有如此多居民!慈濟如何發掘這些‘被遺忘的角落’,著實令人敬佩。”  

  Barangay Gupitan 古皮坦社區被官方列為“地理隔絕弱勢區域”,居民若要就醫,必須耗時兩小時車程才能抵達最近醫院。慈濟志工實地家訪發現,這裡的族人普遍飽受眼疾困擾,卻因經濟拮据——多數僅靠販售木薯、芋頭等根莖作物維生——而長期延誤就醫。  

  義診前夕,慈濟團隊特別拜會卡帕隆市長Ma. Teresa Timbol瑪麗亞·特蕾莎·廷博。慈濟納卯負責人蔡天保贈上菲律賓慈濟25週年及30週年出版的《愛心使命》及《慈悲的力量》兩本紀念刊物,市長感動回應:“證嚴法師的慈悲願力,讓偏鄉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  

  在古皮坦綜合學校的溫馨儀式中,副負責人洪美園師姊為現場的人講述  證嚴法師“竹筒歲月”的故事,闡釋“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的善念循環。現場族人紛紛將零錢投入愛心竹筒,並獲贈《靜思語》結緣,書中智慧法語為山區帶來心靈曙光。  

  卡帕隆市婦女會負責人Maricel Cabusas含淚表示:“從生計扶持到醫療守護,你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沒有人應該被健康拋棄。”此刻,義診帳篷外的香蕉樹隨風搖曳,恰似呼應著這片土地正萌發的新生希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