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泉:清明時節想媽媽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15日 23:22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句歌詞時常在我的耳邊響起,讓我不禁想起我親愛的媽媽。
俗話說,老年人最怕摔倒。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鈣質流失多,骨質疏鬆,一旦摔斷骨折,很難恢復。自從媽媽摔斷了大腿骨後,做過一次大型手術,身體狀況是每況愈下了。雖然經過我們的照顧、調養、恢復,拄著枴杖能走一小段路,但是也只能到自家門口走廊哂哂太陽,暖和一下虛弱的身子而已。老話說,老年人最怕大節令。就是“立秋”“立冬”“冬至”“立春”“清明”等大節令,因為季節交替,氣候變化大,對老年人身體的影響也很大,這時,需要更多的照顧、關懷。很多老年人挺不過大“節氣”就是這意思。在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媽媽的胃蠕動力不足,導致消化不良,食積,嘔吐,吃不下飯,看醫生後,吃一些奧美拉唑膠囊+多酶片等,病情就會緩解。但是,冬天的寒冷是漫長的、持續性的,這對於老年人是很不友好的,不可能長期使用藥物來維持。媽媽的飯量逐漸減少,體重不斷下降。媽媽堅強地熬過“冬至”,可是熬不過“小寒”。嗚呼!哀哉!
媽媽的娘家命運是多舛的。媽媽在很小的時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婆帶著媽媽和舅舅艱難地生活著,勉強地維持著。單親的媽媽是很辛苦的,更何況是解放前那種物質條件貧乏的時代。外婆上山下田,風裡來雨裡去,屋裡屋外,整日整夜的勞作,憑著145cm弱小的身軀,把媽媽和舅舅拉扯大。外婆八十二歲離世時,舅舅已是知天命之年了,還娶不到老婆,只剩下孤獨一人。經過好心人的介紹,搭線,撮合,舅舅從堂姐妹那裡過繼一個十五六歲的兒子。在那時,願意把兒子送給別人的,肯定是雕不成器的。但是,俗話說:“歹竹會出好筍。”舅舅的內心也是這麼渴望的,他把過繼的“兒子”視為掌上明珠,百般呵護。可是,過繼的兒子“本性難移”,沒有一個好的營生手段,生活沒有規律,過得很不如意。雖然有娶個老婆,但是,生了一個智力低下的兒子,後來,老婆跑了。過繼兒子更加放縱了,早一頓,晚一頓,酗酒,抽煙,賭博,生活越過越糟糕,最後得病去世,舅舅為此欠下一屁股債務。大約過了十多年,舅舅也是古稀之年了,帶著一個傻傻的孫子生活著,情鬱於中,最後也得病去世。媽媽那邊就只剩下一個傻傻的外甥孫了。可憐的一家,可憐的舅舅。
可能是家庭的原因,家庭的影響,媽媽做事總是小心謹慎,從不跟人家計較,從不跟人家爭吵,她很少出遠門,但是,媽媽很善良,很勤勞,有愛心,她愛自己家人,也愛鄰居,愛鄰居的孩子,更愛智力殘疾人。媽媽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癡呆女”楊美來和她的孩子,跟“癡呆女”生活在一起,不怕髒不怕累,幫助“癡呆女”洗衣、做飯、料理家務,無怨無悔。三十年吶,對於一般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媽媽被縣委文明辦評為安溪縣第四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被市委文明辦評為第七屆泉州市“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獎基本上都是頒給最基層的普通老百姓的,這是對最基層普通老百姓的褒揚和獎勵,我認為這是全國最接地氣的一個獎項,不亞於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獎,也是對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優良傳統的肯定。媽媽作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婦女,能得到市委和縣委的重視,給予這麼高的榮譽獎項,說明黨和政府對於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的重視,對普通老百姓日常精神和生活的關心和關愛,是黨和政府深入民心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中國是農耕文明,農民最依賴土地,與土地感情深厚,所以中國人重視葉落歸根,重視故鄉情結。媽媽在最後的時光裡經常念叨著要回家鄉,我因為是獨子,忙於工作,很少陪您回家鄉,反而是您經常陪著我待在工作的地方。現在想來,我感到慚愧和自責。嗚呼!自古忠孝難兩全啊!如今,媽媽乘鶴歸去,望著空蕩蕩的房間,音容笑貌猶在,從來此恨最無窮。
媽媽在最後的時光裡還經常念叨著她照顧了三十年的“癡呆女”楊美來和他的孩子。雖然,“癡呆女”楊美來是傻呵呵的,不懂事的,但是,我一回家,她就來拉住我的手,念叨著我的媽媽,常常用不太清楚的語言問我:“伯——母——回——來——了嗎?”“伯——母——回——來——了嗎?”(她應該叫我母親為“嫂子”,她不懂,就跟她的兒子一起稱呼了)我用:“伯母很快會回來的”敷衍她。她的臉上似乎顯示出無奈而又悲哀的神情。人都是有感情的,都是懂得感恩和回報的,即使是智力低下的“癡呆女”也是如此。生而為人,我們不要隨意瞧不起任何有缺陷的人,不能瞧不起弱者,要多給予關心、關愛和溫暖。
正當黨和政府開展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媽媽走了,她踐行移風易俗,喪事從簡,把福氣留給子孫後輩。媽媽,您選擇在星期五的凌晨一點四十五分離開,安詳地走了,悄悄地離去了,平靜地和我們告別了。加上週末兩天假期,能讓我們從容地安排您的後事。我的好媽媽,您連這點都考慮到了。縣文明辦、鎮文明辦、梧桐中學、村老人協會和溫泉教育促進會等都派人前來弔唁,我們的親人,鄰居、親戚和朋友都來為您送行。
哀樂悲傷而低回,氣氛悲痛而嚴肅,場面簡樸而祥和。
從此,我再也沒有“媽媽”可以呼喚了。嗚呼!
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媽媽,您在那邊還好嗎?
願媽媽在地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