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凝聚華社力量 共築繁榮未來 ——熱烈祝商總次全菲代表大會召開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3日 00:24
在菲律濱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長河中,菲華商聯總會猶如一座巍然屹立的燈塔,七十一年來始終指引著菲華社區的前進方向。值此第卅四次全菲代表大會隆重召開之際,我們向這個代表著華社最高商業組織致以最熱烈的祝賀!本次大會以“科技革新造前程 合作創業促繁榮”為主題,不僅彰顯了商總與時俱進的遠見卓識,更體現了華商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華社組織,菲華商聯總會自1954年成立以來,始終是維繫菲華社區團結的重要紐帶。在七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商總成功凝聚了全菲170多個主要商會的力量,構建起一個覆蓋全菲的商業網絡。這個網絡不僅是華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是促進菲律濱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馬尼拉到棉蘭佬,從呂宋到未獅耶,商總的會員企業遍佈菲律濱各個角落,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商總組織會員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為穩定菲律濱經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商總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立足華社,服務全菲”的寬廣胸懷。施東方博士提出的“華人的血統,菲人的心懷”(Dugong Tsino, Pusong Pinoy)理念,生動詮釋了商總的立會之本。這一理念超越了簡單的族群認同,將華社的命運與菲律濱國家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商總的引領下,菲華社區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移民群體,而是成為了菲律濱多元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商總通過持續不斷的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了主流社會對華社的瞭解,消除了文化隔閡,為華人在菲的長期發展創造了更加友好的社會環境。
教育公益是商總最令人稱道的社會貢獻。自1961年啟動“農村校舍”計劃以來,商總已累計捐建超過6,500所農村校舍,惠及數百萬菲律濱學子。這些校舍不僅改善了偏遠地區的教育條件,更架起了華社與菲律濱基層民眾溝通的橋樑。每一所商總捐建的學校,都是“菲華一家親”的生動見證。除了教育投入,商總還組建了覆蓋全國的志願消防隊網絡,在無數次火災和自然災害中挺身而出,保護了無數菲律濱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公益事業不是簡單的慈善施捨,而是商總踐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展現了菲華商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崇高理念。
在經濟發展領域,商總始終是推動菲律濱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從早期的商貿流通到現在的科技創新,商總會員企業始終站在產業升級的最前沿。特別是在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華商企業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活力。本次大會聚焦科技創新主題,正是商總引領華商轉型發展的戰略舉措。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今天,商總積極推動會員企業轉型升級,不僅為華商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也為菲律濱經濟注入了新的增長動能。
在促進菲中友好方面,商總發揮著獨特的橋樑作用。作為菲律濱最具影響力的華商組織,商總多年來致力於推動菲中兩國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
無論是協助中國企業來菲投資,還是促進菲律濱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商總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在菲中關係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商總都以建設性的態度促進溝通理解,為兩國關係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商總堅持促進友好、互利共贏的立場顯得尤為可貴。
面對未來,商總肩負著更加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在菲律濱建設“新菲律濱”的征程中,華社不能缺席,商總更應走在前列。我們期待商總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經濟發展上,要推動華商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把握綠色經濟發展機遇;在社會責任上,要進一步擴大公益事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在族群融合上,要深化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在菲中關係上,要繼續發揮橋樑作用,促進務實合作。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菲律濱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關鍵挑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菲華商聯總會第卅四次全菲代表大會的召開具有特殊意義。我們相信,在新任理事長的領導下,商總一定能夠團結帶領廣大華商,把握時代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為菲律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後,我們衷心祝願菲華商聯總會第卅四次全菲代表大會取得圓滿成功!願商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書寫輝煌篇章,帶領菲華社區為菲律濱的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讓“華人的血統,菲人的心懷”的精神在千島之國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