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林鼎安:「宮妓圖」聯想

2025年04月03日 00:2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3日 00:22

  歷史有時會欺騙人,而當代的影視更會蒙騙人。香港的一部《三笑》,更印證了人們歷來的認知:唐伯虎(唐寅)是個十分癲狂的風流才子,好色而玩世不恭。近日筆者偶翻到小女從蘇州絲綢工學院帶來的一本《學報》,內有多幅唐寅的畫,我再查查一些歷史資料,猛然覺得不論是古人或今人,對唐寅的評論不免以偏概全、厚誣他了。說他“賦性疏朗,狂逸不羈,放浪名教外”,是“典型的公子哥兒式的放縱文人……無賴到家了”。須知,唐寅遭受過科場冤獄,拒絕寧王朱宸濠為謀叛而拉攏等等,懷才不遇,也才有這樣的形骸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畢竟還是有正義感的畫家,他的抗世疾惡、同情下層人民的痛苦時時體現在他的畫中。《陶谷贈詞圖》嘲罵道貌岸然的達官貴人的醜行;《秋風執扇圖》表露對炎涼世界的感慨;《李端端落籍圖》寄托了他對社會弱者的同情;尤其是《前蜀宮妓圖》更是借前蜀後主王衍的腐朽沒落,諷刺、揭示了他所處的明朝正德皇帝的荒淫無道。歐陽修《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云:“衍年少荒淫,委其政於宦者……與諸狎客婦人日夜酣飲其中。”王衍《宮詞》“有酒不醉真癡人”。結果在公元925年,前蜀國僅歷二主,存在19年便被後唐李氏滅掉了。唐伯虎以畫揭示了後蜀的腐敗,襯托與其相似乃爾的明代武宗朱厚照,何其深刻與尖銳!

  《前蜀宮妓圖》是唐伯虎的傳世傑作之一,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幅上部題詩“蓮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綠與爭緋。”誰讀了,不由地耳邊又響起了《三國演義》的那首片尾歌曲……

  畫家也罷作家也罷,往往以手中的筆來抒發他的情感。而大家們又常是借古諷今。據說當年泉州戈甲戲《連陞三級》進中南海演出時,陳伯達就說:“你們是在諷刺我們工農幹部吧!”該劇在文革中受到批判,作者也慘遭迫害。

  在開明的社會,再也不必隱晦地借古諷今,百家爭鳴,言論自由,文人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直抒胸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