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治:詩詞班九日山采風行:尋跡古韻,墨染山川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2日 00:12
3月15日,在無數個滿懷憧憬的日子後,謀劃與期待良久的九日山采風行,終於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拉開帷幕。可就在出發前一天,天氣預報有降雨。如同一朵沉甸甸的烏雲,壓在黃小梅班長的心頭,她精心籌備許久的這場文化之行,會不會因這場雨而付諸東流?憂慮,在她心間悄然蔓延。
晨光微啟,當大家即將奔赴九日山時,天空陡然陰雲密佈,彷彿一幅被墨汁暈染的宣紙。緊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師和同學,紛紛在采風群裡分享雨情,一場關於雨的討論,在群裡熱烈展開。龔霄見老師率先打破沉悶,笑道:“春雨貴如油!這樣的濛濛天氣,去爬山再愜意不過。”陳愛蓮班主任也感慨:“春雷乍響,大雨傾盆,這春天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黃小梅班長則以一首《漁歌子》抒發愁緒:“向曉微涼欲雨兮,我心愁盡有誰知?天浩浩,霧低垂,天公惹我恨無期”。傅孫國班長吟詩鼓勁:“冒雨遊山也莫嫌,且緣山色雨中添。”鄭玉治語氣堅定:“為了心中嚮往的目標,這點風雨,怎能阻擋我們前行的腳步!”魏玉鳳則預測著天氣:“雷聲轟鳴烏啾啾,風雨壓境難有晴。”黃小玲最為乾脆,背上背包,豪情萬丈:“出發了!九日山,我來赴這場約定!”莊桂珠也遵守諾言:“如約而至,與大家共賞九日山。”肖麗鳴說道:“風雨無阻,不改初心,我們的腳步,要像九日山祈風石般堅定!”
或許是眾人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美景的嚮往,深深打動了上蒼,當我們抵達九日山碑刻之下時,天空仿若被一雙溫柔的大手輕輕拂過,奇跡般地放晴了。那一刻,金色的陽光如薄紗般傾灑而下,溫柔地籠罩著整座山林。此情此景,頗有《孔子游春》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美妙意境。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這自然與人文水乳交融的獨特氛圍之中,仿若時光停駐,歲月靜好。
到達九日山後,我們一行十六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徑拾級而上。一路上,雨霧似輕薄的紗幔,悠悠地繚繞在山巒之間,每邁出一步,都彷彿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踏浪前行,能真切地觸摸到歲月的紋理。細密的雨絲輕輕飄落,俏皮地拂過臉頰,宛如大自然溫柔的親吻,帶來絲絲縷縷的清涼,讓人神清氣爽。此時此刻,山林間似乎迴盪著古人吟詩誦詞的裊裊餘音,我們仿若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千年前的文人雅士並肩同行,真切地感受著他們對這片山水的深深熱愛與無盡眷戀,心靈也在這穿越時空的交流中得到了滋養與昇華。
在一方方古樸的碑刻前,龔老師以及文史專家黃東昇同學、黃小梅班長,他們宛如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講述者,他們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學識,為我們細細解讀著每一處石刻背後隱藏的故事,特別是祈風石刻,承載著古人對往來商船順風平安的美好祈願。我們懷著敬畏之心,一塊塊、一片片地端詳這些石碑,彷彿能觸摸到泉州輝煌燦爛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厚重底蘊,感受到千年時光沉澱下來的獨特魅力。這裡,佛教文化與詩詞文學相互交織、彼此輝映,從古至今,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而來,他們留下的題詠文章浩如煙海,成為了這片山水最為珍貴的文化財富。我們也在心底暗自期許,希望在這片文化聖地的熏陶與滋養下,能夠創作出流芳千古的佳作,為這片鍾靈毓秀的山水,增添一抹獨屬於我們的墨香,讓這份文化傳承得以延續和發揚。
彷彿漫步在一幅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之中,沿途的美景令人應接不暇。當來到西峰東坡的巨岩峭壁間,一塊刻著“九日山”三個大字的石刻赫然映入眼簾,其筆力蒼勁雄渾,氣勢磅礡恢宏,彷彿在向世人彰顯著這座山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西峰絕頂之處,石亭中的大石佛莊嚴肅穆,慈悲的目光俯瞰著世間萬物;翻經石靜靜佇立,彷彿在默默訴說著往昔高僧在此修行、譯經的傳奇故事。文人墨客們在此留下的詩篇,如璀璨星辰,為這片山水增添了濃郁而獨特的文化氣息,讓人流連忘返。隨後,我們又興致勃勃地遊覽了菩薩泉、秦君亭、無等巖、廊然亭等景點。每一處景點都各具特色,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登高遠眺,晉江如一條蜿蜒的玉帶,在山南緩緩流淌,波光粼粼,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極目望去,峰巒在雲海中若隱若現,與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溫暖明媚的暖陽相互輝映,令人陶醉其中,久久不願離去。
身為詩詞班班長兼九日山研究會秘書長的黃小梅,才情出眾,筆觸細膩。她以三首飽含深情的題詞,生動傳神地描繪了大家觀賞石刻時的專注神情、內心感悟以及那些令人難忘的美好瞬間。“山中無石不刻字”的九日山祈風勝跡,恰似一座蘊藏著無盡寶藏的巨大文化寶庫,等待著我們去深入挖掘、去不斷探索。在老師和學長們的悉心講解中,我們不僅瞭解到豐州建制比泉州早四百多年的歷史淵源,知曉了潤餅菜背後的三種饒有趣味的來歷,還對這片土地的文化脈絡有了更為清晰、深刻的認識。這些豐富的知識,如同夜空中閃爍的點點繁星,照亮了我們求知的道路。
似乎老天爺也被我們的熱情所深深感染,就在我們沉醉於九日山的絕美景色與深厚文化之中時,天空瞬間雨霽天晴,氣溫逐漸回升,彷彿大自然也在為我們的這場文化之旅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大家紛紛放下手中的雨傘,脫去厚重的外套,盡情地在“九日山”碑刻前拍照留念,想要將這美好的瞬間永遠定格。其中,傅孫國和黃小玲兩位同學擺出的太極拳把式,動作行雲流水、剛柔並濟,一招一式都充滿了韻味。他們的身影與周圍的山水、碑刻完美融合,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妙的畫面,成為了這次采風中最為亮眼、令人難以忘懷的精彩瞬間,也為這次文化之旅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此次九日山采風行,無疑是一次自然與歷史的奇妙穿梭之旅,也是一場詩詞與文化的深度沉醉之約。我們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堅定的足跡,也收穫了滿滿的珍貴回憶與豐富知識。正如龔霄見老師所題:“胸中丘壑,藏自然與歷史之美;筆底江山,繪詩詞與文化之魂”。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