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溪連:東方引擎驅動周邊新期待 開放融通擘畫全球新機遇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3月27日 00:11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春潮湧動,萬象更新。2025年3月上旬,中國進入“兩會時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相繼召開,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帶著人民心聲齊聚北京、共商國是。代表們將百姓的聲音帶到最高議事平台,將人民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凝聚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2025年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之年,本屆兩會作為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備受關注。這場凝聚共識的盛會,不僅為周邊國家注入信心,更為全球合作共贏開闢新路徑。兩會交出的這份沉甸甸的答卷,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科技文化的創新突破,以及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真誠姿態。
一、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今年確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基于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堅定信心,統籌了質與量的平衡,體現了穩中求進、奮發有為的總基調。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更有底氣: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穩健增長,民生持續改善。中國消費、投資、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提升,充分展現經濟恢復向好趨勢。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過去一年,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積極推進“雙碳”目標,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加快新能源產業佈局,促進低碳經濟增長。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90.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幅超過3%;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7億千瓦。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綠色製造、循環經濟發展,探索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過去一年,中國穩步擴大便利化開放,增強國際交流活力。截至2024年底,中國已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對38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對54個國家實施過境免簽政策,其中包括同新加坡、泰國等東盟國家實施互免簽證政策。全方位、高層次、寬領域的區域聯動開放格局加快實現,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國際互聯網上以“China Travel”(中國游)為主題的媒體流量突破10億,增強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吸引力。
二、創新浪潮奔湧,科技文化雙翼齊飛。兩會期間,科技創新成為焦點話題。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關鍵詞引發熱議,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新產業發展向好,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持續壯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穩步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技創新進入“井噴時代”:中國外貿“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30%,成為全球綠色轉型的重要推動者。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再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世界紀錄,6G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數量躍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突破1200萬輛,連續十年位居世界首位,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技術開啟儲能新紀元。
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碰撞,擦亮中華文化自信底色。《哪吒之魔童鬧海》以東方美學征服世界觀眾,作為非好萊塢、非英語動畫電影全球票房突破20億美元,暫居全球影史第五。《三體》系列影視化作品登陸國際流媒體平台,掀起科幻熱潮。智能助手DeepSeek分享一組展現中國創新生態活力事例:社交平台小紅書登頂全球應用榜單,搭建起中美跨文化對話的新橋樑;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以頂尖技術斬獲全球遊戲大獎,刷新世界對中國數字創意的認知;網絡文學與微短劇出海形成現象級文化浪潮,在東南亞市場風靡街頭;人形機器人產業更以63%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引領智能革命,即將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開啟人機協同競技新紀元。這些突破印證著中國創新力量的代際接力,從文化符號的數字化重生到硬科技的顛覆性演進,持續拓展著人類對可能性的想像邊界。
三、致力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周邊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與周邊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周邊好,中國才能發展好;中國發展好,周邊會變得更好。中國的發展必然最早、最多地惠及周邊國家。兩會體現了中國將自身發展融入周邊發展、以自身發展帶動周邊發展的理念和胸懷,展現了中國作為區域合作引領者、地區和平發展守望者的大國擔當,將為次區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加快升級,衍生出巨大的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我們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多元貿易夥伴覆蓋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能力抵禦外部衝擊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中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造福中國,也為世界帶來寶貴的穩定性。
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權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民民主,也為豐富發展人類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政府工作報告起草過程中徵求意見近4000份,徵集網民建言200多萬條,力求最充分集思廣益,最廣泛反映民意。兩會閉幕後,政府部門將全面落實各項任務,實現從民意反映、傾聽到協商、落實的完整閉環,充分體現了民主協商、集體決策的治理理念,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
2025年,中國人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下,接續奮鬥、勇往直前,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中國式現代化將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中國兩會向世界傳遞了清晰信號:14億人口的現代化進程,必將通過更高水平開放為全球提供更大市場、更優方案、更多可能,以東方智慧書寫與世界共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