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福州過春節 於非遺裡尋「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1月31日 01:55

中新社福州1月28日電:“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它充滿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蘊。”1月28日農曆除夕,來自菲律濱的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學生郭信芳認真細心地剪著窗花,一剪一折,一朵紅花躍然而出。
當天,來自菲律濱、印尼、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百餘名留學生歡聚在福建師範大學(旗山校區)文化街美食城餐廳,寫春聯、包餃子、拼裝文創燈籠、剪窗花……與中國的老師們一同慶祝中國春節的到來。
體驗剪紙後,郭信芳又提筆寫下一個個“福”字。她告訴記者,在菲律濱的時候就知道中國春節。“對我來說,中國春節就像我們那兒的聖誕節一樣,是一個熱鬧、溫馨的節日,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共享歡樂時光。”
“對於中國春節,我並不陌生。”另一位來自菲律濱的留學生唐悠然臨摹了恭喜發財的春聯。他表示,中國春節時,菲律濱也會放假。不過,沒學中文之前,他一直以為“恭喜發財”就是漢語裡“新年快樂”的意思。“小時候過中國春節時,到處都能看到寫著‘恭喜發財’的春聯。”
2022年,18歲的唐悠然來到福建求學,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的漢語言專業。在福建求學期間,他到廈門、寧德、泉州等地旅遊,“最令我陶醉的地方是泉州市豐澤區蟳埔村”。
在蟳埔村,一路都是簪花店,街頭巷尾不時有頭戴簪花、身穿特色服飾的少男少女來來往往。這種簪發戴花在當地被稱為“簪花圍”,是閩南地區漁家女的傳統穿戴習俗。唐悠然表示,“有幸親身感受這一獨特的文化魅力,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有著“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之譽的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一向是中外遊客青睞的旅遊目的地。來自俄羅斯的遊客鎏玲(Liza)與母親一起,頭戴簪花、身穿漢服,在古街巷中拍照打卡,感嘆“太美了”。
“網絡上,大家都說福建是中國唯一被冠以‘福’字的省份,我們很好奇。”鎏玲表示,她喜愛中國文化,計劃帶著母親先到福州遊玩,之後還會去廣州、北京等地看看。
來自英國的閩江學院教師小菲(Felix Goodbody)已來福州4年多,春節基本都是在中國度過。春節期間,中國到處張燈結綵,令他深切感受到節日的歡樂。“福州人非常熱情,我喜歡中國的文化,喜歡這種喜慶的氛圍。”他所住的小區裡,從除夕開始貼春聯,他和女友也在家門口貼了一副春聯。在“2025福州十邑春節聯歡晚會”上,小菲與其他外籍友人共同演繹了歌曲《福》。
除夕夜,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友人在福州一同感受著中國春節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