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菲國要聞

海外華人「三把刀」演繹傳承創新

2024年11月29日 01:3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11月29日 01:37

2024年10月,肯洲美髮學院院長王敏的團隊在英國參加髮型秀。(受訪者供圖)
    2024年10月,肯洲美髮學院院長王敏的團隊在英國參加髮型秀。(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早期,華僑華人在海外謀求生計,依賴“三把刀”(菜刀、剪刀和剃刀)作為闖蕩世界的工具與手段。今日,華僑華人的職業選擇日益多元,但仍有眾多人在中餐烹飪、縫紉製衣以及髮型設計領域繼續耕耘。近日,多位“三把刀”從業者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講述他們如何將職業發展作為自身傳承文化、展現創意的舞台。

  1998年,菲律濱中國商會宿務分會會長張鴻義開始從事服裝生意,他把來自中國的服飾批發至菲律濱各島。高峰時,牛仔褲和上衣等產品一天能賣出幾萬件。“從拿貨批發到按需定製,從飛到中國找貨源到線上訂貨,26年間,服裝生意的各環節都發生變化。”

  張鴻義告訴中新社記者,過去,一些做裁縫的老移民利用自身關係網在當地開辦服裝廠,但由於用工成本高、質量不穩定等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中國直接拿貨,或從中國買半成品進行印花貼圖等簡單加工,再銷往菲律濱各級市場。

  1998年元旦,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在芝加哥唐人街開起第一家“老四川”餐廳。那時唐人街還沒有專門的川菜館。為讓顧客瞭解川菜,他把與菜譜有關的歷史故事翻譯成英文,培訓服務員為客人一一介紹。

  “我給華文報紙撰稿介紹中餐,參加芝加哥電視台的美食節目,為觀眾講解中國菜。每週一次,兩年沒有間斷。”在胡曉軍看來,中餐的味道是根,中餐的文化是魂。

  “文化牌”作用明顯。據胡曉軍介紹,起初,“老四川”餐廳的中國食客佔比更多。現在,餐廳80%的食客是外國人。

  胡曉軍說,以往的中餐業者受食材、調味料、烹飪技藝等方面的限制,難以滿足食客口味。新一代中餐業者在語言、知識、文化、管理、烹飪技術等方面有很大提昇,市場也得以拓展。

  “老四川”取得成功後,胡曉軍開起“老湖南”“老北京”“老上海”“老雲南”等係列餐館。各個餐館菜係雖不同,但設置菜單時都遵循四個原則。“菜單中既設傳統菜肴留住老移民的家鄉味,又引入中國流行菜吸引年輕食客,還保留早期的美式中餐吸引本土顧客,同時定期推出新菜品。”胡曉軍說。

  目前,“老四川”餐廳已在美國開設17家門店,還有8家正在籌備中。胡曉軍說,希望用中餐溫暖各國食客的胃,拉近各國民眾的心。

  從2004年開始,肯洲美髮學院院長王敏在中國廣州、馬來西亞檳城等地開辦美髮培訓課程,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在她看來,老一輩髮型師吃苦耐勞、敢闖敢拼,新一代髮型師更具品牌意識與國際化視野。

  王敏常年往返於中國與歐洲。她表示,新一代髮型師更能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亞洲人髮質偏硬,髮色更黑,頭髮切麵呈圓形故髮質更為直順;歐洲人的頭髮柔軟縴細,多呈波浪狀;非洲人頭髮切麵呈扁平狀,頭髮更為捲曲。越來越多的髮型師根據頭髮的自然特性進行剪切、燙髮或染髮,以達最佳效果。 

  “髮型師要具備對時尚潮流的敏銳觸覺,並能將這些潮流轉化為引領風尚的力量。”王敏說,漢語熱興起時,俏皮活潑的“哪吒頭”與東方雅韵的“黑長直”受到大眾喜愛。對髮型師來說,理解髮型背後的文化意義,結合顧客的個人特點和時尚需求,創造出既符合潮流又不失個性的髮型已成必修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