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梅:情懷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3月20日 23:29
私以為,有情懷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他們勇於正視生活的困頓,善於捕捉生活的美好,努力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有種“明月清風我”的豁達。我們泉州老年大學詩詞班的師生,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團隊,在3月15號(週六)的九日山采風活動中,即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為了不讓大家太過勞累,我決定只帶老師、同學們遊玩九日山的西峰,西峰濃縮了那裡景點的精華。雖然九日山離我們僅僅12公里,交通便捷,但我初步瞭解一下,還是有好多位同學沒有去過,對九日山的歷史人文知道的也不多,於是,采風之前,我把九日山的相關資料,拍照發送到班群裡,讓大家對它有些初步的印象,並聲明,到了九日山,若看到有興趣而不明白,而我也解說不了的,我回來再找資料發給大家,當然,前提是書上有記載的,這方面,我有個小小的優勢,我是九日山祈風文化研究會的一員,有著九日山的諸多資料。
采風活動提前幾天在班群裡報名接龍,接龍伊始,同學們就關注起週六的天氣預報,遺憾的是預報有雨。在忐忑與期盼中,週六姍姍來了,它果真沒有辜負氣象工作人員的預報,一早就給我們一個透心涼,望著窗外那濛濛細雨,想著醞釀許久的采風活動,去或不去呢?觸景生情,我不禁作了一闋“漁歌子•九日山采風之晨愁:向曉微涼欲雨兮,我心愁盡有誰知?天浩浩,霧低垂,天公惹我恨無期。”這時,大家的各種心聲來了:咨詢、堅定、詼諧、趣味……我既感動又興奮,一個決定:去!
同學們有拼車前往提前到的,有搭乘公交車後到的,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門口集合時,有些同學競激動得擁抱了起來,剎那間,一股暖流激活了我內心潛在的激情因子。我家鄉的九日山呀,我又來了,還帶來了我的老師,我的同學們,您就賜我一個溫柔的懷抱吧,讓我們也無風雨也無晴地在您的懷裡,逡巡您血脈肌理裡的絕世風華吧!
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登山時,雨停了,啾啾的鳥鳴聲格外地清脆,帶著雨珠的花木更顯翠綠,那一地的黃色落葉,雖然有些零亂,卻別有一番詩情畫意,讓人有種漫步金光大道的夢幻,不知當年的秦系與姜公輔,是否也曾在這樣的春天裡,一起漫步,吟詩作賦?最具特色的無石不刻的碑刻此時更具黝黑與發亮,彷彿含笑敞開胸襟,向我們喁喁細語那千年的故事。
我們在景區的主要景點各種擺拍、錄像,歡聲笑語迴盪在兩山夾一塢的九日山裡。我和黃東昇同學是老鄉,他也是文史愛好者,我倆臨時當起了同學們的講解員,讓大家對九日山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大家對我倆的付出,紛紛表示感謝,我從一張張興奮的臉上,找到了“喜悅”的最好註腳。我倚著高士峰的石刻,眺望著一衣帶水的煙雨金溪,遙想著千帆競發的盛況。這時,陣陣歡快的笑聲把我拉回到背後的秦君亭,原來老師和同學們正圍著秦君亭的對聯和碑刻現場解讀,學以致用,課堂的知識在此昇華。我突然覺得,大家臉上那些微微的皺紋,是那樣地美,天然去雕飾!“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我們詩詞班的同學,在龔老師的教學下,雖然學期不長,但學習的熱情與執著,已植入同學們的骨髓裡,把大家的心都烘得暖暖了,許多人一看到楹聯就關注起來,進而分享與分析,這種認真的學習態度,堪勝於年輕的一代,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呢?也許,歷盡滄桑後,我們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夕陽紅吧!有愛的情懷,生活何處沒有陽光?
午餐期間的趣味猜謎、詩詞吟唱、朗誦、唱歌、口琴展示,交誼舞……這樣的歲月,能敗美人嗎?!這樣的情懷,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嗎?!怪不得,有同學問我:“我們這學期還會有采風活動嗎?”望著同學們期盼的眼神,我建議可以組織沙龍活動,盡可能地讓大家盡展其才,最大程度地推動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采風結束後,同學們的詩文篇章來了;當天的金句收集來了;鋪天蓋地的美照和視頻製作也來了,大家還沉浸在回味中,餘興未盡。面對老師、班主任及同學們對我組織能力的肯定及感謝,我失眠了。我們詩詞班的同學,對生活是如此熱愛、富有情懷,我決定,下一場的采風,定然準備得更充分,別辜負了那一張張笑臉!
愛你呀,詩詞班!我不僅要為你寫詩,寫詞,我還要為你再寫散文,因為,我也是很有情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