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總菲馬華人教育論壇圓滿落幕 菲馬共同探索華文教育新未來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3月31日 00:08

本報訊:由菲華商聯總會(商總)主辦的“菲律濱—馬來西亞華人教育論壇”於3月30日迎來第二日議程,繼續在商總八樓會議廳活躍進行。來自馬來西亞的華教專家與本地華校代表、華社領袖以及國際中文教育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華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數智化轉型及社會資源整合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進一步促進國際華教界的交流與合作。
當日論壇會首先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學者與教育工作者帶來多場專題講座,深入探討當前華文教育領域的關鍵議題。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華總)常委鄭炳豐博士以“在英語為主的K12教育體系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生態”為題,分享馬來西亞華校在課程開發、教學材料資源、教師培訓與教學法支持、教育科技的整合與應用、HSK對齊的評估體系、教育管理及資金支持方面的經驗,以及應對漢語第二語言教學之困難以挑戰的解決方案。
隨後,國際漢語專家馬亞敏老師就“本土中文教師師資培訓經驗分享”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其對國際中文教學的性質及教學目標的見解,她提出國際中文教育也肩負培養學校獨立人格、高尚品德和文化素養;開發智力,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多元文化意識的“全人教育”的使命。她表示,“全人教育”的使命就落在了國際中文課程設計、教材編寫以及課堂教學上。馬亞敏還指出,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目標是達到有效的溝通,這是要通過語言、主題和文化的自然結合,語音、字、詞、句、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學習以及聽、說、讀、寫客項交際技能的訓練來實現。
馬來西亞循人中學校長羅洪賢則以“華文獨中視角下的馬來西亞華教發展”為題,介紹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的辦學模式,指出社會、校董會與教育界三方協同合作,對華文教育體系穩定發展的關鍵作用。
論壇進一步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來自馬來西亞與菲律濱的華教、華社及國際中文教育界代表深入交流,碰撞思想。
在“華教如何實現數智化轉型”及“如何發展產教融合模式”兩大議題討論中,菲律濱華文學校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惠玲校長、僑中學院黃婉蓉校長、中正學院馬麗玲主任、馬亞敏老師、商總碩士班柳邱華主任、菲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智曉靜院長、紅奚禮示大學孔子學院楊正超院長和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黃林軍院長等嘉賓,分別分享見解。
另一場以“華社資源整合與華教發展”為主題的小組討論,由菲律濱各大華社與媒體代表參與,包括華教中心副主席楊美美、旅菲各校友會聯合會副主席施永嘉、菲律濱晉江同鄉總會理事長姚金鎮、菲華各界聯合會秘書長謝培鵬、菲律濱各宗親會聯合會主席戴國安、菲律濱華裔青年聯合會會長曾星樺、世界日報侯培水、菲律濱中國商會、菲律濱中華總商會、菲華工商總會、菲律濱華文作家協會的代表。與會者就如何本土化推行類似馬來西亞“十大義演”的募捐活動,以應對華校資金短缺問題展開討論,並探討華文媒體如何在華教發展中發揮宣傳及監督作用。
作為論壇的重要環節之一,“國際中文日特別研討”也在當日舉行,主題為“中文:穿越時空的禮物”。
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中文的多維價值與意義”以及“中文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時空穿越’”兩大議題展開討論。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中文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語言之一,其價值在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時代將進一步提升,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則為華文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能夠有效突破時空限制,拓展華文學習的全球化格局。
論壇最後由菲華商聯總會副理事長兼文教督導洪健雄發表總結致辭。他高度肯定兩天來論壇的豐碩成果,認為這場跨國華教交流為菲律濱華文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啟發,並表示商總將持續推動菲律濱華教發展,攜手各界,為培養新一代華文人才而努力。
至此,商總主辦的“菲律濱—馬來西亞華人教育論壇”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