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田:馬斯克有可能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嗎?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26日 23:16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唐納德•特朗普成功連任,開啟了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然而,政壇的關注點並未止步於此。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因在選舉中的積極參與和巨大的政治影響力,成為媒體和公眾熱議的焦點。在此次選舉中,馬斯克不僅公開支持特朗普,還通過他創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投入超過1.19億美元,助力共和黨候選人競選勝利。他的高調介入使其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迅速攀升。選舉結束後,特朗普宣佈提名馬斯克與科技投資者維維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旨在削減官僚機構、精簡政府運作。這一任命進一步鞏固了馬斯克在政府中的地位,也引發了關於他未來政治角色的廣泛討論。
馬斯克近年來在政治事務中表現活躍,經常就國會法案、政府政策及國際事件發表看法,甚至直接批評歐洲領導人。例如,他曾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德國總理朔爾茨辭職,稱其為“無能的笨蛋”,此舉引發了歐洲政壇的強烈反應。由於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一些民主黨人和政治觀察家稱他為“影子總統”。對於這一稱號,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的一次活動中回應道:“不,我可以告訴你,他不會成為總統。我很安全,你知道為什麼嗎?他不可能,他不是在這個國家出生的。”特朗普的言論強調了美國憲法對總統候選人出生地的嚴格要求,即總統必須是“自然出生的美國公民”(natural-born citizen)。儘管憲法限制了馬斯克直接競選總統的可能性,但他的政治野心和影響力不容忽視。他曾表示,將在2026年中期選舉及未來的選舉中繼續通過“America PAC”支持共和黨候選人。此外,他在政府中的角色和對政策的影響力,使外界猜測他可能會在特朗普任期結束後,尋求通過其他途徑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政治版圖。
儘管馬斯克因出生地限制無法競選總統,但他的政治影響力正與日俱增。通過積極參與政治事務、支持特定候選人以及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角色,他正以獨特的方式重塑美國的政治格局。從政策立場來看,馬斯克的觀點橫跨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理念。他支持減少政府監管、推動自由市場經濟,同時也倡導可持續能源和人工智能監管。這種跨黨派立場使他在美國政治版圖上顯得獨特,能夠吸引不同陣營的支持者。即便無法直接競選總統,馬斯克仍有多種方式深度影響美國政治。例如,他可以利用自身財富和影響力支持符合其理念的總統候選人,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此外,他可以通過遊說、公共演講和社交媒體推動自己關心的議題,如人工智能監管、能源政策、稅收改革等。如果他認為現有政黨無法代表他的理念,他甚至可能創建一個新政黨,類似於羅斯•佩羅(Ross Perot)在1990年代創立的改革黨(Reform Party)。雖然憲法規定使馬斯克無法競選總統,但他的政治影響力和戰略佈局表明,他將繼續在美國政壇扮演重要角色。無論是通過支持候選人、推動政策改革,還是在政府中發揮關鍵作用,他都在塑造美國政治的未來。如果未來憲法修正案允許歸化公民參選總統,馬斯克的總統夢或許並非完全不可能。
可以預料,馬斯克的言行仍將在未來數年內對美國政壇產生深遠影響。他的一舉一動,不僅影響著科技和商業,也在塑造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生態。未來的四年,他的每一步政治動作都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