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賀彥豪:擁有書齋

2025年02月25日 23:0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25日 23:08

  喬遷新居,騰出一間閒房作為書齋,乃是文化人一大幸事。

  擁有一間書齋,臉上欣喜。於月朗星稀之夜,或於雙休閒暇之日,更於擺脫案牘勞形喧囂浮塵之時,“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兀自潛心修造,揮頤索隱,閱讀人生真諦。

  無論何時,你走進書齋,獨坐案桌,泡杯茶,燃支煙,翻閱名人佳構或鴻篇巨著,神思飛越,思落天外……

  擁有一間書齋,你不必似古人“下惟夜讀”飽嘗“鑿壁偷光”之甘苦。大凡喜歡舞文弄墨的文化人,於書齋之中,一旦靈感觸發,如泉奔湧,迸出思想的火花於案前鋪展方格稿紙,筆走龍蛇,縱橫捭闔,揮毫疾書,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勢。書齋,又是文化人一個抒情言性、承歡養志的藝術空間了。

  擁有一間書齋,很想給它取個名字,許多學者及有名作家十分喜歡給自己的書齋起一個別緻的名字。據史料記載,為齋室取名的風氣,始於盛唐,盛於明清。諸多事例可以佐證:有的以書齋取名以示自勉,清末小說家、《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把自己在北京寓所的一間書齋,命名“抱殘守缺齋”,其意味深長,繼志而沒。有的以書齋取名用於自嘲或譏諷時世。一代大文豪魯迅先生,他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嫉惡如仇,骨格清奇,卻被“正人君子”誣貶為“學匪”,因而他給書齋取名為“綠林書室”,以此名反譏之。聞一多先生在雲南研究《楚辭》和《詩經》時,常常是旬日不下樓,故而書齋取名“何妨一下樓”。另外,有的給書齋取名表示自己的愛好。朱自清的“猶博奕齋”,取研究學問還是比賭博、下棋好之意。讀此書齋名,可見朱自清先生對做學問癡情癡心,攻苦食淡,誠能格天。

  為了給我的書齋起一個雅而不俗的名字,整日苦思冥想,絞盡腦汁。一連數日,我翻遍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書齋名,並且查閱了一本本辭海字典,步古人後塵,毫無新意。某日,我在書齋踱步,忽然有一友人登門造訪。他擅長書法,且懂文學,我便央他為書齋取個名。稍坐片刻,他略一思考,喚我取來筆硯,眨眼之間,揮筆潑墨書寫下“致遠堂”三個字,我一看,其齋名正合吾意。原來此意取自孔明先生“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之句。後來,我把“致遠堂”的條幅鑲進鏡框懸掛在書齋中,靜穆的書齋多了一縷春色,添了一片光輝。

  擁有一間書齋,從此以後,在我平平淡淡生活中,便擁有了另一片寧靜的天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