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豆豆:《情鎖金墜》觀後感

2025年02月24日 23:44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24日 23:44

  元月初,看到一則專訪,主持人在專訪中推薦菲律賓華人藝術家拍攝了一部關於菲律賓華人的電影《情鎖金墜》,並且得了好幾個獎項。看到這個消息,內心有點小雀躍,期盼著電影院線上映的日子。年紀大了,忘性也大了,歲末年初,參加了幾個活動,寫了幾篇新聞報道,我居然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

  那天晚上,與亦萍在閒聊時,亦萍告訴我每年春節的時候,香格里拉商場都有免費的中文影片放映,我突然說想到這部電影,便相約要一起走進電影院去欣賞。由於我們雙方居住的地方相隔遙遠,我又不會開車,要一起去看電影,難度有點大。

  第二天上班時,我讓助手到隔壁的商場查詢,才發現原來我只要走路10分鐘就可以進入電影院去觀看這部電影了。

  時隔八年,我再次進入電影院看電影,細心的亦萍,千叮嚀萬囑咐讓我要穿上外套來對付冷得嗆人的空調。

  帶上與飛機上一樣的毯子,水,零食,我招來當年的小夥伴瑜姐與我一起去“洗眼睛”。因為找不到放映此片的電影室,我們遲到了。

  故事講的是一個患上老年癡呆症的華人婦女,她時而清醒,時而脾氣瞬間暴怒,獨生子孝順卻也無法時時隨伺在側,只好請看護幫忙照顧母親,可每一任的看護總是做不了多久便辭職不幹。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消息的Teresa為了籌集整容的費用便上門應聘。動機不純的她找到了女主人的首飾盒,從中拿到一條帶有一個金吊墜的項鏈,給失憶的女主人Jewel佩戴之後,看著金吊墜裡面的老照片之後,往昔的時光在Jewel的腦海裡重演了:

  Jewel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華人家庭,家裡只有她與哥哥兩個孩子,是一個傳統的華人家庭。母親重男輕女,女兒乖巧,哥哥自私,而且自小性取向不一樣,被妹妹發現後,雖然妹妹沒有向父母報告,卻一直對妹妹懷恨在心。

  長大之後,喜愛文藝的Jewel瞞著父母偷偷從大學裡退學,轉入戲劇學院讀書,哥哥發覺後,向父母告發,引起了軒然大波。氣憤之餘,嚴厲的父親竟然對Jewel說,他在意的是女兒對他的尊重。

  這一份理解讓Jewel走上了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她認識了一名菲律賓同學,談起了戀愛,完成了學業,沒有開啟與華人聯婚的人生之旅。結婚後,懷孕了,生孩子之時,丈夫去世了。從此帶著孩子孤獨生活。

  在父母還健在的時候,Jewel的爸爸曾經告訴過兄妹倆已經立下遺囑,將來家裡的財產由兄妹平分。可當父親過世喪禮之後,哥哥的律師帶了父親的遺囑,當著母親與Jewel的面說是父母所有的財產全部留給哥哥,並且對Jewel在言語上諸多侮辱。

  面對母親的緘默,Jewel決定為她認為應得的東西而戰,她把獨生子培養成為律師為自己辯護,而曠日持久的官司因為Jewel的失憶對她諸多不利。

  終於Jewel熬出了頭,兒子成了一名律師,憑著吊墜裡的一家人的老照片讓Jewel恢復了記憶,得以上法庭。而在最關鍵的庭審階段,貪婪的看護卻把項鏈賣了,Jewel眼看即將全盤皆輸的時候,好心人把吊墜送回來。Jewel在父母的老房子裡找到當年父親的日記。在日記裡,父親寫下哥哥虐待父親的記錄。法庭宣佈哥哥敗訴。

  這時,Jewel卻突然選擇放棄,不拿任何父母的財產。故事的結尾,貪心的看護Teresa來到Jewel家,Jewel把項鏈送給了她。不久之後,Jewel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她的哥哥坐在輪椅上,帶著鮮花,由同性伴侶推著來到Jewel的墓地與Jewel的兒子一起緬懷Jewel。

  這是一部深刻感人的故事,它以細膩的手法去觸及人性的複雜,貪婪,社會的偏見,創作者利用癡呆症的患者的表層故事,讓我們思考:選擇復仇還是救贖?金錢可以犧牲親情?對於垂垂老矣,逐漸失去對現實認知的人來說,原諒有意義嗎?

  我相信Jewel最後是平靜地離開人世的。

  (02/24/202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