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條:馬英九是難成大器阿斗(一)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23日 23:06
歲月不留人,馬英九今年75歲了才清醒知天命,快馬加鞭利用有生之年,想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可惜和平鐘聲早已跌成凋落黃花,卻是有點為時太晚了...。.看看今天台灣政壇,充斥死硬派台獨民進黨和藍皮綠骨國民黨人,絕不會輕易以和平方式接受促成兩岸統一,今天絕大部份中國網民再也不會心存幻想於和平統一台灣,睜眼今日估不論是台獨民進黨或藍皮綠骨國民黨,要兩岸統一除了施行武力別無其它選擇……
回眸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他施政時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使人深深惋惜不是一個能成大器的人……馬英九自1981年進入台灣政壇開始,它就致力想推動國共第三次合作,希望能完成其父親馬鶴凌願望,實現兩岸統一的孝子心願……可是2008年時來運轉,當馬英九終於正式登上了台灣地區領導人,他卻反水變卦直接拒絕了兩岸和平統一,2008年也正巧連戰到大陸參加完“國共論談”回台灣後向馬英九建議,現如今兩岸已推動了經濟合作,希望進一步規劃政治性的安排,但馬英九堅決反對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馬英九給出的理由是“先易後難”“先經後政”……非常可惜直到2016年馬英九御任都沒有再提到“和平協議”議題……
由此咱們可以摸出馬英九是位不能成大器的阿斗……馬英九所表現的是大事糊塗,如果當時遵從連戰的路走,當時會得到大部份國民黨內的支持力量,在台灣社會當時支持馬英九的超過一半。可是正因它做了官充昏頭腦的糊塗,失去了成為歷史流芳百世的偉人。馬英九的第二個致命的錯誤是“用人不當”都是一些阻礙祖國統一的人,像國民黨的三位黨主席,朱立倫、吳敦義、江啟臣都是搞台獨的貨色。蔡英文執政廢棄九二共識,沒想到國民黨三位黨主席也一樣廢棄九二共識,把國民黨帶到陰溝再也沒有翻身了……
馬英九用的都是一堆垃圾幕僚。第一個是廖元豪。2023年4月1日馬英九到大陸尋根祭祖,搞得轟轟烈烈,他帶的一行人就有一位廖元豪,是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馬英九給他當馬英九基金會的創會董事……訪大陸最後一天4月11日在上海浦東機場返台之時,廖元豪囂張地腳端踢警車,然後風神十足地又拍一張端警車的照片……當時坐警車裡的警察是在保護他們來中國的安全。本想將其海辱警員行為將其扣留法辦,但因顧全兩岸關係所以網開一面,沒將其扣留,但囂張過了頭的廖元豪,還擺出個踢警車動作姿勢拍了照片……回到台灣後,並將踢中國警車照片還在網站上給登發出來,還配了六個字“反攻大陸成功”,中國大陸用最大的熱情,最高規格歡迎,非常客氣,吃香喝辣住行都照顧得好好的,卻換來這種不懂感恩德行的白眼狼,難怪引起大陸網民一番憤怒,像廖元豪這種人在馬英九身邊還有很多……(未完待續)
稿於2025年1月20日
文人與政治
林鼎安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瘋了!
15年前,該書一時“洛陽紙貴”,筆者也一口氣搶購了從第一部《洪武大帝》到《大結局》共七卷,30大開本三千多頁碼呀,且一口氣讀完了它。作者當年明月(本名石悅)可算是開天闢地把歷史寫活的第一人。
歷史是千百萬人的歷史,是人民的歷史,人人都有權利去解讀。作者正是以通俗小說的方式迎合了大眾,但又寫得妙趣橫生,令人愛不釋手。有評論稱“用瑞士錶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為魔語)”講述了明朝的歷史。讚揚這是一本奇文,亙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續貂,少一字又言猶未盡。”正因此,作者被一位高官看中,提拔,連升三級,直至到上海某部門當了正廳級幹部。
文人就是文人,種種的原因最後造成他瘋了。近日在網路上炒得火熱。
據述,當年明月當官以後過了些時想再寫作,也寫不出好東西了。筆者忽而想起了幾位古人,要是好好當他的作家,也許不會像商鞅那樣的下場,像蔡京那樣的臭名昭著(本是書法大家)。就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首造紙術的締造者蔡倫吧,不做科學家,偏偏參與了政治鬥爭,,結果成了政治犧牲品,自殺身亡。
一個人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知彼更要知己,認識自己,權衡自己輕重。權力是誘人的,但也風險十足,高處不勝寒,不把握自己就要栽跟斗。南安市有位李氏青年作家,也當了作家協會主席了,創作頗豐,可惜後來鑽營當上了副市長,又不好好為人民服務,搞權色交易,最後鋃鐺入獄。
筆者有兩位好友,分別畢業於廈門大學和福建師院中文系,後來也成為作家,可惜半途走上仕途,直至都成了廳級幹部。退休後,物質生活是無憂了,但精神生活似乎有不足。有次對筆者嘆道:悔不當初創作半途而廢。常言道,立德立言立業,能留下一些作品給後代子孫總是較有意義的。像泉州市文聯原駐會副主席陳志澤,60年如一日堅持創作,至今已有29部頗受讀者喜愛的作品。
陳志澤,就他的資歷他的能力,當個文化局長、宣傳部長綽綽有餘,但在名利場上他不爭不取,他說“走不出故鄉”,依然孜孜不倦寫他的故鄉,直至現今已屆耄耋之年,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