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林鴻東:閩江上游是猴神信仰發源地

2025年02月20日 00:2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20日 00:22

  早在十多年前,我便在廈門島內的同文頂無意間邂逅過齊天大聖信仰。隨後,又在閱讀鄉土資訊時瞭解到南平廣泛流傳著齊天大聖信仰,尤以順昌為最。

  2022年下半年,我啟動了以“遠上寒山”為主題的閩東、閩北高地人文之旅,確認了閩北齊天大聖信仰文化遺存較為豐富的事實,同時,意外地發現寧德的山區竟也有著數量驚人的大聖廟,在有些地方,可以說是村村(自然村)皆有大聖神。

  此後,在廈門、南平、寧德之外的地區,如福州、漳州、泉州、龍岩、三明,同樣找到了大量齊天大聖信仰的文化遺存。在此過程中,與齊天大聖類似的通天大聖、丹霞大聖等猴神信仰,陸續引起了我的關注。

  種種證據表明,福建包括齊天大聖、通天大聖、丹霞大聖等大聖信俗在內的猴神信仰,並非邊緣、小眾、式微的信仰形式,而是分佈廣泛、影響深遠的福建主要民間信仰之一。猴神信仰在福建的山區,尤其是北部山區極為流行。

  這裡要談談通天大聖神壇。

  眾所周知,閩江上游有沙溪、富屯溪和建溪三大支流。之前,我在富屯溪、沙溪找到了不少通天大聖神壇。通天大聖神壇裡,有的也會配祀齊天大聖神位,但很少看到單獨的齊天大聖神壇。看得出來,通天大聖較之齊天大聖更為原始,更為古老。通天大聖祭壇,其神位一至五個不等,三個以上者,往往並列著通天大聖、開山黃石尊公、本壇土地三種神位。

  2022年下半年,我到順昌寶峰頂上看大聖廟。寶峰大聖廟始建於元末明初,廟中有兩個神位碑,分別刻著“通天大聖”與“寶峰齊天大聖”。有人把寶峰大聖廟的神位碑當成墓碑,這是誤會。

  當時,我還找到了同在順昌的郭城通天大聖神壇。郭城通天大聖神壇位於古樹之前,由六個神位碑組成,分別鐫刻“本壇土地”、“本壇土地正神”、“通天大聖”、“玉封通天大聖”、“通天大聖”、“開山黃石尊公”等字眼,其中單通天大聖神位碑就有三面。神壇群最前端的正是一面陰刻著“通天大聖”的古石碑,碑座正面刻有“洪武甲子”字眼。這時間明顯早於《西遊記》的撰寫時間。

  今年五月下旬的三明山地行中,我在明溪縣路過一座通天大聖神壇,祭壇中也是供奉著通天大聖與齊天大聖。此處通天大聖神壇,其風格與順昌類似祭壇極為相似。據悉,順昌縣擁有超過一百處的宋元明清時期留下的猴神信仰文化遺存,明溪當是受其影響。此神壇稱之為“廟”,實際上是神壇。為了嚴謹起見,本文還是稱其為神壇。明溪此神壇,右側的通天大聖神位刻著“敕封通天大聖仁濟真君”,而左側的齊天大聖神位則刻著“敕封齊天大聖尊王之神位”。通天大聖神位較為古老,齊天大聖神位則很新,只是1999年設立的。

  此次閩北行,在建甌西部連續遇到兩處通天大聖神壇。第一處神壇共四個神位,分別刻“玉封通天大聖”、“開山黃石尊公”、“本壇土地正神”,“本壇土地正神”。第二處神壇共三個神位,分別刻“玉封通天大聖”、“開山黃石尊公”、“本壇土地正神”,神壇據清代碑記稱始建於明初,神壇前的廟裡供著匾額稱“玉封通天大聖”的神像,或就是通天大聖的人格化神像。

  建甌位於建溪之濱,建甌通天大聖神壇的發現,使通天大聖神壇的分佈範圍從沙溪和富屯溪拓展到了建溪流域,也就是說,閩江上游的三個主要支流都是通天大聖神壇的分佈區域。

  閩江上游,是福建猴神發源地,是福建通天大聖、齊天大聖信仰的發源地。

  閩江上游這些通天大聖神壇遺存,位於山頂、山洞或溪畔。它們共同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類型,我們可以稱之為“神壇式大聖信仰”。這種信仰形式與古代的巫教傳統緊密相連,很可能是古閩文化的重要遺存,它的歷史遠比神廟式的大聖廟古老。

  創造猴神祭壇的古閩人,很可能也是蛇圖騰的信奉者,或是與蛇圖騰信奉者並存的猴圖騰信奉者。蛇神崇拜或更多地體現了祖先崇拜,而猴神崇拜則更傾向於天崇拜。

  當我們站在山頂的祭壇之上,不禁會聯想到“通天”與“齊天”的寓意。特別是“通天”二字,我認為它揭示了福建猴神崇拜在古閩人心中崇高的核心性地位。大且聖者,無非天也。

  正如古人所言:“書中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僅僅從文獻中尋找,沒有去實地采風,我們可能永遠發現不了福建猴神的廣泛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