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鼎安:企業與閉關自守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2月17日 23:05
對封建社會,常有一種錯覺,認為封建社會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有的還一味地否定了封建時代的種種,致使中國落後於西方。其實,中國的幾個朝代,在當時的世界不論是經濟技術或社會文明或國力,都是處於頂峰時期的,思想十分開放。且莫說眾所周知的唐、宋,就是後來的明朝國力也是十分雄厚的。試想,鄭和的七下西洋,船長百米,隨員萬人,百艘戰艦來回七次東非各國十萬余里,容易嗎?
中國歷史真正走下坡路的是清政府的“閉關自守”以後。自以為是,固步自封,不知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以至一個人,“閉關自守”了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不說大的,看看有的人所謂“內向”的,太過內向了往往患上了憂鬱症。
筆者以前在大陸服務的單位負責的是聯絡民營(私營)企業工作,見過的企業起起落落無數。幾十年過去了,至今仍“寶刀不老”的鳳毛麟角。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是否開放、與時俱進?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陸改革開放,民營企業崛起,原先一個鄉鎮小企業的南安洪瀨蚊香廠,在短短的時間內發展成為一個集團公司,靠的就是開放、奮進。起初工人靠雙手印蚊香餅,廠房也十分簡陋,但卻開放,任人參觀,沒有像有的企業三崗六哨為難客人,而是廣納天下客,熱情接待,因而得到許多人的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再加上廠領導能“走出去”,到先進地區去開眼界長見識。
再說現在轟轟烈烈開展弘揚孝道活動的菲律賓孝道學會泉州分會吧,副會長鄭印忠原是福建金霞集團的執行董事,為人太過於老實,太過於低調了,許多人不知道30年前他苦心經營的金霞生態園林景觀工程公司是怎麼一回事,甚至有人還不知道還有個“清境桃源度假區”。後來,因他的慷慨大方好客,因他的熱心公益事業大力弘揚孝道,名聲大震,他的企業越發地蓬蓬勃發展。像他這樣的企業家菲華也有很多。愈是開放,道路越寬廣。
相比之下,有的企業就只顧守著自己的“二分地”,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似乎怕人家佔他的便宜,更談不上什麼社會奉獻了。其結果默默無聞自行消失。
樹日基督教會有個叫麥可的企業家,幾十年來無私奉獻社會。他說,很新奇,每次他獻捐一筆錢,之後收入的利潤卻是數倍。
筆者說的企業旨在企業家的思想開放。有些技術性保密企業,當然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