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人格化的民間信仰:檳城大伯公廟的歷史與文化傳承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11月26日 23:46
檳城海珠嶼五屬大伯公廟,內含丹戎道光海珠嶼大伯公廟正宮及其行宮福德祠,已屹立超過兩百載。此廟不僅是檳城華人社區的族魂象徵,更蘊含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是研究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移民史與大伯公信仰的珍貴遺址。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吾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名譽教授Dato' Dr. Nor Azazi Zakaria及理科大學高級講師陳是呈博士蒞訪此廟,進行學術調研與交流,以期更深入地瞭解檳城華人文化與民間信仰。
大伯公廟的歷史與信仰
海珠嶼五屬大伯公廟,身為檳城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擁有典型的墓前廟結構。廟中供奉的三位大伯公,分別為來自廣東大埔的張理、丘兆進及福建永定的馬福春。廟旁的墓地,乃這些檳城華人先賢安息之所,亦見證了他們對社區的無私奉獻。張理、丘兆進與馬福春在當地不僅結義為兄弟,且漸漸融入檳島的漁民生活,成為華人社會的開路先鋒。張理作為長兄,被尊為“大伯公”,廟宇正宮亦以其名命名,象徵著對其的深厚敬仰與懷念。
海珠嶼大伯公廟的歷史可追溯至三位先祖的抵達。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張理與丘兆進、馬福春自中國南方的故鄉出發,乘風帆橫渡重洋,成為最早登陸檳島的華人之一。此三人同心協力,在新土地上落地生根,傳承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傳統文化與信仰。時光流轉,廟宇逐漸成為華人精神文化的核心,亦是信仰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
五屬大伯公廟的福德祠,作為海珠嶼大伯公廟的分廟,始建於一八一零年,由惠州、嘉應、大埔、永定、增城五屬華人所建。福德祠不僅承載了先祖的信仰與精神,亦見證了不同華人族群的文化融合與認同。
福德祠的修復與國際認可
福德祠的修復工程於二零一五年啟動,歷時五年,耗資三百萬令吉,終於二零一九年完成。修復過程中,修復委員會在拿督劉志榮律師的帶領下,不僅恢復了廟宇的原貌,還通過組織學者進行研究,進一步提升了廟宇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二零二一年,福德祠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古蹟保護獎,此項榮譽是對檳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國際肯定。這一獎項不僅彰顯了福德祠在檳城華人社區中的重要地位,亦體現了馬來西亞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積極作為。
張理、丘兆進與馬福春的歷史傳承
張理、丘兆進與馬福春的到來,標誌著檳城華人社區的早期興起。與萊特上校(Francis Light)於一七八六年登陸檳島相比,張理三人足足早了四十一年。三人於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登陸檳島,並在海珠嶼定居,漸漸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漁民社區的一份子。張理逝世後被尊為大伯公,成為廟宇的象徵人物。隨著三位先祖的離世,後人於一七九九年在海珠嶼興建大伯公廟,供奉三位先祖,成為檳島上最早的大伯公廟。時至今日,這座廟宇依然屹立於檳島丹绒道光(Tanjung Tokong)的原址,見證著華人歷史的傳承。
馬來人與華人的文化交融
在檳島華人登陸之前,馬來人早在十七世紀三十年代便已在蘇門答臘Pagar Ruyong的帶領下登陸檳島東南部的Batu Uban,並開展農業生產。馬來先民們的到來為檳島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影響,形成了多元文化交匯的局面。檳島最古老的清真寺——Masjid Batu Uban,便是馬來文化的象徵之一,比之後建的Masjid Kapitan Keling(一八零一年)和Masjid Melayu Lebuh Acheh(一八零八年)更為古老。檳島的文化背景因而呈現出多元共生的特質,華人、馬來人與其他族群的文化和信仰在此相互交融,塑造了今日檳城獨特的文化風貌。
結語
檳城海珠嶼五屬大伯公廟及其福德祠,不僅是華人信仰與文化的載體,亦見證了檳城歷史的變遷與多元文化的交融。通過對這些歷史遺址的保護與修復,檳城不僅保存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亦為後世提供了深入瞭解與傳承的契機。藉由這些廟宇的存在,檳城的華人社區得以維繫與傳遞其獨特的信仰、文化與精神,成為華人移民歷史和文化實踐的生動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