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少: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 一場「經濟冷戰」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10月09日 01:39
2024年10月4日,歐盟表決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歐盟乘用車正常關稅稅率為10%,如今中國電動車出口到歐盟,需再被加征7.8% 到35.3% 的反補貼稅。具體而言,特斯拉被加征7.8%,總計稅率達17.8%;比亞迪被加征17%,合計為27%;上汽集團被加征35.3%,總計45.3%。
得益於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完整產業鏈所帶來的優勢,中國產電動車相比歐盟產品,具備極為顯著的成本優勢,這讓歐盟深感危機。當前,中國車企若要避免被歐盟設卡阻攔,就需開始考慮在歐盟進行本地化生產。歐盟對中國產電動車加征關稅,實際上是在迫使中國車企在歐盟開展本地化經營,從而助力歐盟完善電動車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的回流與進一步完善。
產業“戰爭”已然打響,不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避無可避。當前歐盟的經濟戰略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經濟冷戰”,其本質依舊是歐美發達國家對中國發展的限制,他們期望中國能夠兌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二十年來的承諾與責任。
但我們也要深刻認識到一點,如果中國車企一味地進行價格戰,不但會使自身深陷“紅海”之中,而且極容易在國際上引發貿易摩擦。
同時,如今電動車外貿出口由於持續被加征關稅而受到阻礙,中國車企在國內也越發 “內卷”,進而導致車價不斷下降。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並非產業不好,也不是智能駕駛不佳,如今的這種“內卷” 已超出正常範疇,應屬惡意競爭,無底線地低於成本價賣車,從法律角度來看,低於成本價銷售是不被允許的;再者,為何稱之為惡意呢?我們根本不相信他們的財務是真實的,靠資本造車,這無疑擾亂了一個好時代。
就近而言,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和小商品也開始在銷售上遭遇阻力。例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於10月2日正式簽署《數字服務增值稅法》,將對包括奈飛、HBO 以及亞馬遜等在內的非居民數字服務提供商徵收 12% 的增值稅。2023 年9月27日,印尼貿易部宣佈將簽署經修訂的《2023 年第 31 號貿易部長令》,禁止社交媒體作為商品銷售平台,這一舉措直接影響了TikTok Shop 在印尼的業務,使其關停印尼站的業務。
雖然中國電商的發展為當地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與便利,促進了當地電商市場的發展。但中國電商的惡性競爭和“價格戰”也對當地零售產業造成壓力,引發了政府的擔憂並促使其採取限制措施。
長期以來,價格戰也是新僑與老僑的矛盾點之一。新僑喜歡以價格作為優勢衝擊行業,卻對長期經營的老僑或當地群體造成嚴重傷害。
所以,我們也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中國產品未來的市場定位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