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西问·传世名画丨余辉:《清明上河图》中隐藏了哪些文化密码?

2025年01月03日 13:20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年01月03日 13:20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题:《清明上河图》中隐藏了哪些文化密码?

  ——专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安英昭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件光芒四射的传世珍品,不仅备受历代推崇、临摹版本众多,而且声名远播海外。作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风俗画巨作,《清明上河图》以丰富的社会生活图像,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中的社会百态,被誉为北宋的“百科全书”。

  近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带领读者走进九百余年前的《清明上河图》,探寻这幅传世名画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清明上河图》为何成为传世名画?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余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清明上河图》卷,是当今世界最知名的中国古代绘画之一。它成画于北宋年间,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城(今河南开封)清明节的景象,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绘。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既是一幅展现北宋社会百态的风俗画长卷,又是一幅以界尺技法绘制的界画。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画中内容精彩丰富、通俗易懂,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其代表性和知名度都远超一般画作。

  作为宫廷画家,张择端将艺术智慧与匠心完美统一,对细节的描绘非常真实和生活化,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北宋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汴京城的热闹繁华。例如画卷高潮部分的虹桥场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那个时代。

  除艺术表现力外,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画中有一些反映社会矛盾和弊端的场面,如船桥欲撞、城门不设防等。后世猜测,张择端受儒家关注朝政、心系民生的思想影响,希望借此画向宋徽宗谏言。在古代艺术作品里,凡是伟大的作品,都包含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如《红楼梦》表面上是一部爱情小说,但通过贾府的兴衰反映了封建社会暴露的问题。

  此外,这幅画为当代人了解北宋社会提供了形象鲜明的图像资料。画里展现了许多当时的社会风俗,很多研究者通过它研究北宋的社会史。从画里还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桥梁、建筑、船只的营造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非常先进的,也生发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活理念,如码头管理、订餐和快递服务、街头报业等,许多现代生活方式可以在北宋找到端倪。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出现众多不同版本?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其中最知名的宋本、明本、清院本,各自有何特色?

  余辉:自南宋起,《清明上河图》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题材,有相对固定的构图、场景和设色等艺术形式。明代中晚期之后,《清明上河图》在民间成为商品画。但南宋、元代画家绘制的此类题材绘画均无一件存世,明清时期绘制的同类题材尚有百余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代仇英(款)《清明上河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下称“明本”)和清代陈枚等五人合绘《清明上河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下称“清院本”),二者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下称“宋本”)合称“三本”。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明代仇英(款)《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受访者 供图)

  三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基调各有不同,宋本喧闹激越,明本异彩浮艳,清院本华贵严整。若论生活气息最浓厚、最能打动人,当属张择端的宋本;论画面颜色,明本借鉴了青绿山水画的用色之法,较宋本的水墨色调更显靓丽鲜艳;论形体结构,清院本最成功之处是人物的形体结构用铁线描勾勒得十分精准。而宋本中表现的一些社会矛盾,是后世各版《清明上河图》所回避的,这也让宋本更显独一无二。

  三本《清明上河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反映了各自所属时代的特征,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同名绘画题材最鲜明的演化实例。

  中新社记者:您在什么契机下接触并研究《清明上河图》?如何通过图像考据学的研究方法,探寻画中隐藏的文化密码?

  余辉:《清明上河图》卷为北宋绘画已有定论,但对作画时间一直争论较多。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根据画风判断其作于北宋初或神宗朝(公元1068—1085年),由于画风有较长的延续性,这是一种较主观的推测。当时我也不敢断定,就开始研究《清明上河图》的绘制年代。

  我尝试从细节入手,将画中出现的事件、物件等与历史文献记载和其他图像材料比对,综合判断其作画年代。譬如,画中于阗国使者出京、女性衣冠发饰、羊肉价格、铸造大钱等近十个事件和物件,都间接证实了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的时间,很可能在北宋徽宗崇宁年(公元1102—1106年)的后期,约公元1105—1106年。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受访者 供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八百多个人物,许多人物之间并非孤立存在、各行其是,而是相互关联。如郊外的驮炭驴队与护城河边的木炭市场、外卖订购柜台和街上跑着的“快递小哥”等隔空呼应,使整个画面自始至终充满了人物活动的逻辑关系。

  西方有句谚语:“天使和魔鬼都是在细节中出现的。”图像考据学就是在细节里寻找真相,如果不注重这些细节分析,便无法把握画中很多耐看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纵观世界艺术史,其他国家的绘画作品中是否有与《清明上河图》类似的作品?

  余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其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所绘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就塑造了一位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画中,蒙娜丽莎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当时商业资产阶级的自信和乐观,很多人也通过考证她的身世研究当时的欧洲社会史。又如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通过人物面孔表现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底层人民生活。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记录时代的表情。

  中新社记者:世界多地现存百余件“清明上河”题材的长卷。据您了解,海外对《清明上河图》的认知和研究是怎样的?

  余辉:1950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一经再次发现,就吸引了国内外数十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西方,最早且系统、全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是英国汉学家、中国艺术史学者韦陀(Roderick Whitfield)。1965年,他的博士论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使他在28岁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来他也一直在从事中国古书画的研究和文物整理工作。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绘画之一,这幅画在西方汉学圈里知名度很高,很多学习汉学的外国学生的第一堂课就是看《清明上河图》,通过这幅画,他们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一个直观了解并产生兴趣。

  另外,日本从学界到社会公众也非常喜爱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曾于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在日本引发热潮,民众需要排队三小时左右才能目睹画作真容。

  中新社记者:中国古画界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一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流传至今已有900多年,如何更好保护它?又如何让人们更好鉴赏此画?

  余辉:一方面要保证这类古画有适当的休眠期,不要频繁开卷,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世上很难有物质不变的定理,《清明上河图》也一样。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将整幅画用数字化的方式保留,让珍贵古画以另一种形式流传后世。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用现代技术对古画进行再现或二创变得更为便捷,这有助于《清明上河图》的活化利用和推广。如用增强现实(AR)技术做沉浸式展览,把宋史研究的成果融入画中的各种人物,观众进入画中可以与他们互动交流,身临其境地感受宋代的人文精神,通过《清明上河图》读出一部鲜活的北宋开封的社会历史,这非常令人期待。

  当然,在创新的同时,应尽可能还原《清明上河图》所处时代的真实内涵,不能以娱乐性的虚构内容替代历史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正确认知,才能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