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王墩墓已出土3000余件文物 揭开古代楚国生活文化

2024年05月22日 11:2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22日 11:22

  硕大的青铜圆鼎、色彩斑斓的漆木器、古老庄严的乐器……在安徽省淮南市的武王墩墓考古挖掘现场,这些历史瑰宝逐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日,记者走进武王墩墓考古挖掘现场,考古团队正加快推进椁室文物清理发掘工作。这些出土文物在拍照、提取、编号、记录等步骤以后,将会根据材质和类型,送入专用的文物库房和实验室。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提取出3000多件(组)各类文物,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和大量动植物遗存等。

  武王墩墓为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葬,是目前中国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是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记者 张俊 张强 安徽淮南报道

  详细文字稿:

  【解说】硕大的青铜圆鼎、色彩斑斓的漆木器、古老庄严的乐器……在安徽省淮南市的武王墩墓考古挖掘现场,这些历史瑰宝逐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解说】近日,记者走进武王墩墓考古挖掘现场,考古团队正加快推进椁室文物清理发掘工作。这些出土文物在拍照、提取、编号、记录等步骤以后,将会根据材质和类型,送入专用的文物库房和实验室。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提取出3000多件(组)各类文物,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和大量动植物遗存等。

  【解说】在对外展示区域,我们看到了这次对外展示的9件文物,包括5件青铜器和4件漆木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件铜鼎,一件为卧牛钮圆鼎,其盖子与器身紧密扣合,底部残留物疑似烟炱,另一件鼎内则发现有猪骨遗存。

  【解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铜簠,这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其口沿处刻有十二字铭文:“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这一铭文的解读,对于研究楚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王权的象征具有重要意义。

  【同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 宫希成

  从文字的载体来说有刻的,还有像墨书写的,形式也比较多,我们请了古文字学家来指导,他们还认为就有一些除了楚国文字以外,还有比方说秦国文字,甚至是赵国魏国的文字,这是不同的文字体系,文字风格都有。虽然说我们现在这个内容我们还没有完全把它解读出来,但是从这么丰富,这么大的量,现在看来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那么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可能会解决我们过去很多不理解的事情。

  【解说】此外,现场展示的漆木器同样令人赞叹。漆耳杯作为饮酒器,杯身两侧的耳朵形手柄设计独具匠心。而漆案则以其黑色漆面和红色彩绘的龙凤图案,展现了楚国漆器工艺的精湛和审美风格。

  【解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考古团队还引入了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例如,将易腐变的有机质文物存入低氧灭菌舱,通过控制湿度和氧气来减缓其劣化速度;对着衣俑开展清洗和保湿处理,利用丝蛋白技术对着衣俑表面织物原位加固。

  【解说】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后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专家们推测武王墩墓主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同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 宫希成

  发掘计划周边的东西南北8个室,基本上大概在月底基本能完成,然后准备6月份就开始中室的发掘工作。准备给它一个特殊的空间,你也可以叫考古方舱,整体提取到那个里边去,把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同时进行,就会比在现场做得更加精细,效果也会更好。

  中新社记者 张俊 张强 安徽淮南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