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鵬:為什麼是「一畝三分地」?這句俗話究竟有什麼典故?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7月29日 23:0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意即指“這是我的地盤”或指“我的地盤我做主”。
然而,為什麼要用“一畝三分地”呢?
2024年7月27日11時15分,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我們揭開了“一畝三分地”的謎底。
“北京中軸線”屬於文化遺產中“建築群”類型,共包含15處遺產構成要素——鐘鼓樓、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太廟、社稷壇、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正陽門、南段道路遺存、天壇、先農壇、永定門。其中的先農壇內設有觀耕台,觀耕台前有農田一畝三分,這就是明代開始歷任皇帝親自耕種的“耤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作為一國之君,為何還要親自耕田呢?
中國古代畢竟是農耕社會,農耕文化歷史久遠。《禮記》記載,周天子有耤田千畝,諸侯百畝。據稱,周天子為表示對農業的重視,每年農曆三月都要舉行象徵性或禮儀性的耕耤禮。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一直是歷代明君遵循的座右銘。
明朝朱元璋登基的次年,就在南京皇宮裡設有“先農壇”,並於每年農曆三月舉行“耕耤禮”。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仍沿襲了祭祀先農和行耤田禮的做法,將皇帝親耕的農田設在了北京皇宮的先農壇。
據記載,每年農曆三月,皇帝要到先農壇親耕,舉行藉田儀式。
藉田儀式舉行的當天清晨,午門鐘鳴後,皇帝身著禮服,坐著龍輦,在陪耕文武官員的簇擁下,來到先農壇。先到先農神壇行祭禮,然後在具服殿換上龍袍,由官員們導引著,來到耕田的地方。
皇帝親耕田就在觀耕台的東面,這塊地的面積一共是一畝三分地。
皇帝在親耕田面南站立,鴻臚寺官贊唱儀式開始,戶部尚書、順天府尹分別向皇上敬獻耒耜、牛鞭。禮部鑾儀衛、太常寺官在一旁,皇帝則右手扶耒,左手執鞭,在大臣和農夫的協助下親耕,種下稻、黍、谷、麥、豆等五穀雜糧。
《大明會典》和《大清會典》等史料都記載了明清兩代祭祀先農和皇帝親耕的場景。
皇帝耕田,當然是做做樣子,但意義重大,表示皇帝對農耕的重視。
皇帝當然知道“糧廩足,天下安”這個道理,糧食安全是國家穩定的基石。
那麼,為什麼只要“一畝三分地”作為象徵意義呢?而“一畝三分地”又有多大呢?
我們知道,一畝等於666.67平方米,以此推算“一畝三分地”等於866.67平方米。
這樣推算出來,似乎找不到正確答案。
有人猜測,明成祖設立“兩京十三布政司”,分別為:北直隸 、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
這個“一和三”正好是“一畝三分地”的緣由。
還有另一種猜測是,“一三五七九”為陽數,皇帝作為“九五之尊”,只能將“陽數”中的“數字最小”作為耕田數字。因此,選擇了“一和三”,這兩個數字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