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鄭亞鴻:镌刻有紅色印記的華僑古厝龍潛堂

2024年07月08日 23:5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7月08日 23:52

  在永春縣湖洋鎮龍山村,有一座華僑古厝,叫龍潛堂。它是一所典型的閩南建築,紅磚石壁,圓脊青瓦,古樸大方,並不顯得富麗堂皇。但正如它的名稱-樣,這是一座潛龍伏虎的古厝。

  龍潛堂佔地1,100平方米,二進廳雙護厝,有24間房,有天井,一護院砲樓。從遠處看,它和常見的閩南建築並無特別之處。走近-看,才發現它的屋頂飾以彩瓷灰塑的花果、魚蟲、鸚鵡、獅獸、學堂和文房四寶,屋簷下有彩繪的古代忠孝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大門的正面有12幅石雕畫面,兩根大柱及上石都精細雕花。走進大門,看見堂內和大門兩側共有14個木窗,都透雕立體人物,如“帝舜躬耕”“孔明借箭”“空城計”“白蛇傳”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前廳、正堂和兩側書院的木板牆體,刻有20世紀初泉州詩人、書法家的詩詞、格言、書法,其中有永春著名書法家、岵山人陳如珠的字畫,有泉州人李漱泉揮毫書寫的古訓家教銘言和詩人林桐、餘垂園、餘省三、鄭敬嘉、鄭德文等人題贈的詩詞對句。集詩、書、畫、雕、塑於一堂。整棟房子雕樑畫棟,集磚雕、木雕、石雕、灰雕為一身,可謂精雕細刻,令人大開眼界。

  龍潛堂是旅居馬來西亞的華僑鄭德脂先生(1862—1931年)於1927年成立。根據《永春縣志•華僑志》記載,他幼時失學,靠割芼撿柴糴米為生。因為不堪其窮,弱冠遠渡南洋,是清末湖洋一帶最早搭船出洋謀生者。他初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和麻坡,繼遷居佛州峇株巴轄,開墾椰樹園,勤儉創業。數十年間,致趙累巨億,成為馬來亞龍引坡開口人,順理成章地成為當地的華僑領袖。他久居海外不忘祖國,情系桑梓,熱心教育,除了建造龍潛堂作為祖業外,還捐2萬銀元,創辦龍山小學、仙溪小學。凡鄉邦義舉,如創辦學校、修橋造路、卹難救災,無不慷慨解囊。去世之時,林森、於右任、蔡廷鍇等各界人士均題詞悼挽,永春詩人鄭翹松為其作墓誌銘。

  鄭德脂長子鄭作餘(1895—1967)子承父業,除繼承發展父親的產業外,還遺傳了父親的愛國愛鄉、情系故裡的赤子之心。抗戰期間,他積極響應陳嘉庚先生的號召,成立抗日籌賑會,任分會副主席,為國內抗日戰士籌款,捐獻醫藥、飛機大砲,深得旅居地土著與華僑的敬重,被擁為當地僑領,曾任馬來西亞永春會館執事、龍引中華公會主席。解放後,他籌資重建被軍閥彭棠燒毀的龍山小學,修繕仙溪小學,捐資華僑中學,對社會公益踴躍捐助,1958年受永春縣人民政府嘉獎,授予榮譽證書。

  “龍潛堂” 還是中共地下黨組織仙溪支部的活動據點。根據鄭國寶《烽火南洋》一書記載,1948年,馬來亞抗日軍分隊長、馬來亞共產黨員鄭仕照回國後,想找個立足點。當時,住在龍潛堂的鄭德脂孫子鄭天採在仙溪小學任教,便推薦鄭仕照到學校教音樂課。同年,原馬共抗日軍鄭亞天、鄭新華、鄭山豐、鄭既明也先後從馬來亞回到家鄉。他們就聚集在龍潛堂開會,秘密商議尋找地下黨組織,盡快與黨組織取得聯繫。緊接著他們就在龍潛堂成立湖洋仙溪地下革命鬥爭小組,以龍山村為據點開展地下革命鬥爭,動員群眾,想方設法搞到槍支彈藥,組織起一支骨幹民兵隊伍。龍潛堂成為民兵遊擊隊的活動場所。在他們的影響下,很快就有20多名以龍山村為主的青年加入民兵遊擊隊。而鄭天採也於1949年投奔華北解放區參加革命。

  1949年6月初,中共永春西區區委書記張永年、陳日三等代表閩西南地下黨組織來湖洋,宣布批准鄭仕照、鄭既明等5位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仙溪黨支部,支部就設在龍潛堂。仙溪黨支部與中共閩中力行中學黨支部互相配合,帶領湖洋人民群眾進行一系列革命鬥爭,在湖洋先後建立10個革命基點村,發展地下武裝,並配合閩西南遊擊隊,於1949年8月23日解放永春縣城。

  “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龍潛堂大廳這一題刻正是龍潛堂鄭氏家族的真實寫照。龍潛堂不僅見證了華僑愛國愛鄉、情系桑梓的的情懷,也見證了一段風起雲湧的革命鬥爭歷史,錒刻著紅色印記。如今,龍潛堂入選福建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被永春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堂內並闢有紅色文化展館,成為愛國教育的好場所。

  (2024年7月7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