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紫薇:華人

2024年03月26日 22:2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3月26日 22:28

  在菲律濱的華人特別福建人可以說是很早期就漂洋過海來謀生的。別的不說就如我家母,她的祖父時代就已經來菲律濱,她的上三代人就已經離鄉別井來菲,這些是母親對我說的,以前很喜歡聽母親講家鄉的一個個故事。母親的祖父(我的外曾祖父)當時是在菲律濱賺到了錢還回鄉捐了個官,所以外曾祖父的房子是另外一種風格,只可惜他門口的牌匾已經被文革拿去毀掉了。我曾經跟母親回家鄉探望親戚和那間房子。

  母親的父親(我的外祖父)也曾來菲律濱謀生。後來我的父親十幾歲就空手來菲,都是白手起家。

  早期的福建人都是刻苦耐勞的一輩,他們為了一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的生活負責家計而空手出外打拼。還有不少遇到日本戰爭,與家人相隔兩地多少年無法聯繫,也寄不了錢到家鄉,當時在家鄉家人的三頓飯只有隔著海洋空著急擔心。

  當時華人在菲勞錄奔波,謙虛節儉,低調做人,終於有無數打出了天下創立事業,但他們任然省吃省用,務實穩定的發展,並且知道離鄉別井,居住外地畢竟寄人籬下,懂得居安思危,安分守己。記得以前父親常說的一句話:忍氣求財。他說我們居留外地不就是為了賺錢過好生活嗎?不要跟菲人賭氣衝突,要忍氣求財。

  較早的華人組織的團體大多是同鄉會宗親會,為了聚集老鄉聯絡感情並互通家鄉消息。每年也會發獎金鼓勵同鄉的學業成績優異的子女,培養下一代,希望他們學有所成前途光明。

  後來華人團體越來越多,近十年來華社無數,包括商會、總商會、各行各業協會等等等,應該計有數千個團體吧。而裡面的領導大都是參加很多團體,各團體人員拉來拉去,所以在每個場合都會看到那幾張收悉的面孔。近年來所謂新僑,是後期來菲的華人,從中國各省分過來發展,他們更喜歡加入商會,融入社會,互相交流取暖。

  商會的活動都由領導者帶頭做主,當然沒錢辦不了事,出錢的就是財主就是做領導,每個場合這些領導都是核心人物,大家欽佩的對象。而這樣就形成了社會的虛榮,有的爭著出風頭髮報端新聞,彼此也就有一種高低之分,令人感覺比較低微的沒有地位沒說話的份,甚至有的領導只跟同別級的領導者打招呼,其他即使認識也不堪一眼,更不用說打招呼了(莊勇寫的兩篇就是為此)。這是華社常態。至於其他有的是滿懷利益為主,為了從中取利,虛偽無比,甚至互相破壞,攻擊對方,自己沒素質,這也是華社常態。

  世界各地都有華人的身影,腳步印下去的足跡怎麼個樣子,是出於各人的思維內心和事蹟而形成的,現今時代人們還在乎自己的足跡腳印嗎?那就見仁見智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