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李榮美:以色列、猶太人的累贅

2024年02月05日 23:5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2月05日 23:55

  我們必須先瞭解猶太民族及文化根基的四大因素:(一)血緣;(二)流浪;(三)猶太教;(四)塔木德經;具體而言,根据網絡總結可以分析如下:

  (一)是“受害者情結”。中國有句常用的話大概是和以色列人共享的,即“傷害民族感”,這個概念因歷史緣故而互異。中國是近代史,而以色列是過去式的歷史,都是較強的“受害者情結”。自己可能不覺得,但是外人看得出來。

  思維上習慣將“反政府”及“反民族”混合理解,這也是“受害者的情結”,是體驗及延伸,針對的不是以色列基本的政治外交,由於猶太人主控很多主流的西方媒體,可以用於藝術綁架來控制言論的自由。

  (二)習慣於“向後看”而非是“向前看”,這也是受害者情結的延伸,因為歷史上受過欺侮總是活在過去的陰影裡,國家與國民不容易進入向前看的狀態,相比之下,美國一直比較順利,而俄羅斯則就一直活在“向後看”的景象。

  (三)始終會考慮生死存亡的問題。

  因為受過欺侮亡過國,或者瀕臨亡國,種族的危機,居安亦要思危,想到落後就要被挨打。

  美蘇相比之下,美國一直比較順利是一個習慣性向前看的國家,而俄羅斯則不然,自從蘇聯解體後,一直懷念過去的輝煌,為今天的落差而怨恨。

  (四)始終會考慮在存亡的問題

  因為受過欺侮亡過國,或是瀕臨亡國,覺得自己有滅亡的危機,時時鞭策自己,這其實是向後看,具體的表現。

  (五)全國民眾皆關心國家的主權,生存發展相關的問題,對以色列來說,是以色列作為一個國家,是屬於“應許之地”,存在的權力。但對許多國家來說,國民並沒有全國上下共享領土訴求。

  (六)集體主義思維和傾向

  以色列享有集體主義特色社會組織形態,是“基布茲”KIBBUTZ一種混合烏托邦社會主義,與錫安的集體主義。

  (七)有個歷史的包袱

  有許多文明,文化,歷史傳統來的傳統傳承,這些傳統有的適合於現社會。有的不一定適合現社會,如果不適合於現社會,就適合於現社會的掣肘。

  (八)在母國以外有龐大的海外移民群DIASPORA及網絡,但這些海外群體不一定的訴求,全球猶太人有二千多萬人,以色列本土才有七百萬人,海外猶太人不一定認同以色列的政府政策,例如美國最近發生示威,反對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加沙的人的暴行暴狀。

  (九)注意教育

  教育成為族群文化基因的一部份,正是這一點,我們看得出中美兩國大國的競爭的白熱化。

  (十)商業文化的發達

  轉化為對財富的追求及創業,文化當然並非所有的猶太人都是重商,其中非常的複雜要瞭解以色列人的心結並各懷鬼胎,思路不一,不能從一而終。但是以色列沒有美國稱腰,以色列就沒有可能成事,美國還是大卡也。

  美帝中的石油大王皆是美國背後的金主,也是以色列最有力的靠山,包括德州的CALTEX石油大王等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