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子:「搶人才」有助緩解香港學校收生壓力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21日 00:33
港府推出“高才通”等“搶人才”措施初見成效,數以萬計的非本地人才攜同家眷陸續抵港生活,同時亦為本地中小學帶來更多的學生。筆者認為,香港作為國家門戶及大灣區核心城市,不但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教育優勢,升讀大學的競爭也沒有內地那麼“內卷”,對內地人才,特別是大灣區內的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若港府能推出更多好的政策支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中心,不僅有利於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定居,亦有助本地學校開拓新的生源,有助紓緩香港社會少子化及學校縮班殺校壓力。
據統計數字顯示,今年頭10個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18萬宗申請,超過11萬宗已獲批准;當中“高才通計劃”共收到約5.5萬宗申請,超過4.3萬宗已獲批。因為香港與內地關係緊密,通過人才計劃來港者以內地人為主,而內地人才選擇來港發展,子女教育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當局若能推出更多教育方面的支援政策,協助新來港人才的子女融入香港的校園生活,相信有利於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港發展。
另一方面,香港社會近年面對嚴重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問題,不少知名學校,如玫瑰崗中學等,都因收生不足等問題而宣佈停辦。若“搶人才”措施能開拓新的學生源,相信有助紓緩本地學校縮班殺校的壓力。事實上,通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的非本地人才子女,可選擇入讀本地官津學校、直資學校、私立或國際學校,而截至今年9月,入境處已發出近7萬張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當中未成年者約有4萬人,這些學生成為不少學校的新生源。據教聯會早前針對數百來港人才所做的調查亦顯示,逾七成半受訪者表示會讓子女來港讀中小學,當中約四成會選擇津校,佔比最高,其次是直資學校。
須知道,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香港學校保持著多元文化、兩文三語及與國際各名校接軌的教育優勢,升讀大學壓力也較小,加上港生可報讀內地138間高等院校,且有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可見在香港讀中小學,根本不愁出路。因此港府應該早作籌謀,在教育方面制定相應支援政策和宣傳策略,通過打造國際教育中心,達到“搶人才”、開拓新學生源,以及加快與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