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社會民生

东西问丨陈胜前:文物展览何以“动人”?

2022年11月24日 08:52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11月24日 08:52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题:文物展览何以“动人”?

  作者 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我的学术训练始于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涉及人类起源问题,该研究的一个重要认识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从直立人到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都是如此。

  根据古DNA研究,现代人类大约在5万年前后到达东亚。从旧石器考古角度来看,中国人常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句写实的描述。人类文化本就同根同源,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产生了分化,相互沟通交流本不应有障碍。

  谈及文物交流对文明互鉴的意义,我想起自己这两年参观过的几个文物展览,包括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国家图书馆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首都博物馆的“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以及几年前在家乡湖北咸宁的“‘银·宴’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

民众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内参观“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侯宇 摄
民众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内参观“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侯宇 摄

  不用远涉万里,在家门口就可以亲眼看到原汁原味的展品,是很幸运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世界如此之大,常人不可能一一涉足。这些展览交流大大便利了民众接触国外文化的途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这也是文化比较的机会。在比较之中,我们能更好认识自身文化。

  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就是文物。以文物为代表的物质遗存是古人生活的直接遗留,也是古人表达自己的方式,由此成为文化的载体。今天,人们之所以更加关注中华文明探源,在于它关乎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关乎中国人存在于世的意义,比如家的观念、为人处世的道德、审美观念。中西文明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差异如何产生,又如何传承?这些问题涉及对物质遗存的文化意义的阐释。文物展览本身就是在表达和传递文化,它以直观形式让公众看到实物。除了专业的解读说明,公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解读。文明正是在丰富多样的解读中实现了传承与交流。

民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田雨昊 摄
民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田雨昊 摄

  当代中国正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都进入世界前列,这是有目共睹的。相较而言,我们的文化表达要显得逊色。

  在这方面,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一万多年前,中国与西亚率先走向农业时代,中国拥有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农业是文明的基础,全世界的古老文明都是农业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过去上万年的农业时代,中国都是世界文化发展主要中心。近现代西方领先中国,但只是短时间的现象。应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这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如此才可能展示自身文化的特色。否则,处处以西方文化标准衡量中国文化,以人之长比自己之短,反而解构了我们自身的文化。

  如何更好地表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我有两个切身体会。我在留美读书时看到中日两国文化宣传画册,中国的画册主要是宏大叙事,日本的画册更多以人为中心,从四季角度将人们的生活与风景相结合。另一个是《舌尖上的中国》,该节目借鉴了西方纪录片的优点,没有简单介绍中国八大菜系或餐饮的科学原理,而是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

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组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并请华裔厨师展示食品雕刻工艺。毛建军 摄
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组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并请华裔厨师展示食品雕刻工艺。毛建军 摄

  最能打动人的是人本身,以及人所生活的情境,对文物交流而言亦是如此。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以文物展览为形式的文明互鉴,我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中心来组织文物展览,揭示文物背后的人,避免过多宏大叙事。第二,增加文物的背景介绍,因为脱离文化背景的文物很难理解,可考虑采用视频、电视节目形式,为观众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第三,人们总对自己能直接参与的活动更感兴趣,可利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增加观众反馈,促进公众参与。第四,成功的文物展览需要有足够人气,可考虑尝试利用商业场所,如在大型购物中心举办展览,并借助现代安保设施确保文物安全。第五,塑造多方面的文化关联,文物只是引子,与文物对话的目的是表达和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多样的主题有助于让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因此可在展览主题上多下功夫,如中国的家庭、和合文化、农业时代、青铜时代、玉石中国等,都是比较好的主题。

贵州省贵阳市一购物中心内举行民族手工等作品展。赵松 摄
贵州省贵阳市一购物中心内举行民族手工等作品展。赵松 摄

  需要指出的是,移动互联网对文物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上走在世界前列,微信、B站等平台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文物考古讨论的门槛,参与者不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学术权威垄断话语表达的情况被打破。每个热点话题都有众多参与者加入讨论,后过程考古学理论所强调的多元叙事、平权表达,正以实时交流的方式展开。从技术条件来说,公众参与已没有太大障碍。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另一宝贵财富——“人气”。准确定义“人气”是困难的,它既指客观上人群的数量与集中度,也指主观上广泛的吸引力。要扩大对文物的关注度,必须让文物有足够人气,而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途径。

  今天,普通中国人去国外旅行,用一部手机便捷地记录和表达,就可能获得非常高的关注度。许多人会担心专业群体丧失话语权的问题,但我认为,专业与公众之间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专业机构提供专深、理性的分析,但这种解读方式并不唯一。借助公众热情的解读聚拢人气,可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甘肃省兰州市一居民在家中使用电脑参观临洮博物馆线上展出的“唐•双凤牡丹纹铜镜”。李亚龙 摄
甘肃省兰州市一居民在家中使用电脑参观临洮博物馆线上展出的“唐•双凤牡丹纹铜镜”。李亚龙 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作为有着超长历史的超大型文明,其自身也是通过不断融合而形成。只要是好的,就值得学习和借鉴。当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好的,包括知道他人和自己的长处。知己知彼,才能有效地学习,否则就可能邯郸学步,削足适履。在这方面,中国是有教训的。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学术界的一个根本议题就是“古今中西之问”。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世界上有什么。文物交流是实践文明互鉴的途径,帮助我们发现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其他文明的长处。期望这条文化交流的途径越来越畅达。(完)

  作者简介: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1993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随“新考古学”泰斗路易斯·宾福德攻读博士,20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第16届文津图书奖)、《思考考古》(全国优秀文化遗产类图书)、《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中国好书榜月度好书)等;发表《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与范式变迁》(中国历史研究院评“2019年十篇优秀历史学论文”)等论文一百余篇;译有专著四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