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紀念日。
這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在這場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海外僑胞與祖國同在,與民族同在,為取得戰爭最終的完全勝利,付出重大犧牲與努力,作出重要而特殊的貢獻。
萬眾一心 救亡圖存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海外華僑華人空前團結,以毀家紓難的報國情懷,前赴後繼的英雄氣概,不畏犧牲的獻身精神,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時代洪流。
各種形式的華僑抗日救亡團體不斷湧現,領導華僑積極籌款捐獻祖國,進行抗日宣傳和抵制日貨等鬥爭。至1940年,世界各地較大規模的抗日救亡團體達到649個。
從海外各地僑社興起的“一碗飯”國際援華義賣活動,到各種形式的義捐、義演,海外僑胞節衣縮食、不遺餘力地為祖國抗戰籌措軍費。
當時海外僑胞800萬人,有400萬人參與捐助,參與階層之廣泛前所未有。據統計,1939年,整個國民政府的國防經費是18億元,而海外僑胞匯回國內的款項就有11億元。此外,更是捐獻飛機數百架,汽車上千輛,醫藥用品不計其數。
陳嘉庚後來回憶那時的捐獻情形:“對祖國戰區的籌賑工作,風起雲湧,海嘯山呼,熱烈情形,得曾未有;富商巨賈既不吝嗇,小販勞工也盡傾血汗。”
除了捐款捐物,成千上萬的華僑青年回到危難中的祖國,或為國效力,或殺敵報國,僅東南亞回國抗戰的粵籍華僑就有4萬餘人。
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抗戰期間,陳嘉庚不僅領導華僑在經濟上對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政治上也對祖國抗戰作出了有力支持。
早在“九一八事變”前,陳嘉庚便在南洋提倡國貨,抵制日貨,並聯絡新加坡華僑募捐130餘萬元,救濟被日本荼害的山東受難同胞。他興學救國,創辦和資助的學校達118所。
1937年“七七事變”, 祖國掀起全面抗戰。1937年8月15日,陳嘉庚發起成立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民難民大會委員會,支援祖國抗戰。
1938年10月,陳嘉庚被推舉為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主席。在南僑總會領導下,南洋各地為中國抗戰籌賑捐款,僅1939年一年,南洋華僑就向祖國匯款3.6億多元。
為了便于工作,陳嘉庚索性住進怡和軒俱樂部(新加坡華僑華人活動中心),不分晝夜地領導抗日救亡工作。他應國內之請,在南洋各地招募機工,三千多名南僑機工響應號召,慷慨回國。
1940年,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考察團”,歷時10個多月,走遍大江南北,歷盡千辛萬苦,慰問前方抗日將士和後方受難同胞,並在重慶和延安進行了考察。回到南洋後,他懷著“喜慰莫可言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的心情,向人們大力宣傳“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雙槍快馬 巾幗英雄
李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華僑抗日女游擊隊長,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周恩來總理說“她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李林曾就讀于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學校,深受校主陳嘉庚愛國思想的濡染。她中學時便寫下“甘願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她投筆從戎,練就了高超的騎術和馬背上使用雙槍的本領。在她的領導下,晉綏第八抗日游擊支隊拿下一系列漂亮的戰役,被評為模範支隊,獲得中共晉綏邊委的嘉獎。
賀龍在晉西北行政機構成立大會上對她盛讚不已,向全體委員介紹道:“這是我們的女英雄!一個女同志,歸國華僑大學生,能帶著騎兵部隊與日本鬼子打仗,打出了威風,很不簡單!值得大家學習。”
1940年4月,李林帶領騎兵隊吸引敵軍火力,成功掩護隊伍突圍。因眾寡懸殊,最終彈盡援絕,李林寧死不屈,將最後一顆子彈射向自己的喉嚨,壯烈犧牲。此時的她還懷著3個月身孕。
前赴後繼 南僑機工
像李林這樣捨生忘死、奔赴抗戰前線的華僑子弟數不勝數,南僑機工是這部壯烈史詩中不可磨滅的篇章。
1939年,在陳嘉庚號召下,來自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的三千多名青年華僑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分9批回國抗日。
現今唯一健在的南僑機工蔣印生,當年只是個13歲的少年,憑著一腔報國熱血,毅然回到了祖國。
來自富商華僑家庭的白雪嬌寫下了“雖然我的力簡直夠不上滄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匯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的家書,告別父母家人,來到風餐露宿的滇緬公路。
馬來亞華僑機工李月美女扮男裝,和弟弟李錦容一起回國參戰,因受傷救治才被人們發現女子身份,被何香凝題詞譽為“巾幗英雄”。
南僑機工第十一大隊倪鴻聲慷慨寫下這樣的詩句:“海外歸來志未酬,風塵僕僕群山頭。輪盤日夜無停息,不復山河誓不休!”
他們輾轉在懸崖湍流眾多、瘴氣蚊蟲肆虐的西南地區,搶運軍需物資。為躲避轟炸,他們經常晚上行車,又不敢開車燈。一千多名南僑機工獻出寶貴的生命,平均每公里犧牲一人,用生命和血汗打通了一條“抗戰輸血線”。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無數愛國僑胞投身這場救亡圖存的民族解放戰爭當中……
司徒美堂利用自己的影響力
不遺餘力發動美洲華僑
支持國內抗戰
據統計,抗戰期間
美洲華僑為祖國捐款6900多萬美元
捐獻飛機30架,滑翔機10架
各種車輛數百輛
回國參戰的華僑青年成百上千
蟻光炎領導暹羅僑眾開展抵制日貨行動,
為祖國捐款投資遭到日偽政府暗殺
成為首位為抗日捐軀的海外僑領
臨終時他囑咐家人
“我雖死,你們不用痛心
中國必定勝利!”
侄子蟻美厚繼承其遺志
繼續支持祖國抗日活動
李清泉為支援祖國抗日四處奔走
臨終前將10萬美元遺產捐給祖國
用以救助和撫養難童
時任緬甸華僑會長的梁金山
一人就認購了國民政府派給雲南
發行的“救國公債”指標總數的一半多
並堅持每月捐款直至抗戰勝利
有人問他為抗日戰爭捐了多少錢
他回道:“你我應該把一切獻給祖國
出于一片真誠
從來也不記賬吶!”
1941年8月1日
飛虎隊在昆明成立
數以千計的美籍華人積極響應
應徵加入“飛虎隊”
回到祖國向日本侵略者宣戰
當時,飛虎隊中95%是華裔
……
……
廣大僑胞情系桑梓,慷慨以赴
凝聚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磅礡力量
在抗戰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探尋真相 捍衛歷史
14年抗戰,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無數人因此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神州大地滿目瘡痍,我們不會忘、不能忘、不敢忘。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籍華裔張純如,也沒有忘。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進行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但由于種種原因,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
1994年12月,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時,被畫面的慘烈所震驚,她決心讓西方乃至世界知道這段歷史。
她採訪大屠殺倖存者,聯繫日本的二戰老兵,遍尋各種史料,查閱東京戰犯審判記錄稿,為還原歷史真相竭盡全力。
她在寫作中回到了那段血腥、殘忍、幽暗、盡顯人性黑暗的歷史,慘不忍睹的照片和文字刺激著她,使她噩夢連連、體重驟減。
1997年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60週年,12月,《南京大屠殺》在美國正式出版,引起強烈反響。然而生活中她卻不斷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2004年,長期受抑鬱症困擾的張純如在車內飲彈自殺,年僅36歲。
她用生命叩問歷史,讓世界不忘“良知”二字的寫法。
今天,我們享受著
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
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來之不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讓我們弘揚廣大僑胞
愛國愛鄉愛家人的精神
矢志報國,接續奮鬥
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