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矯
(1918—2007)
福建晉江人,印度尼西亞歸僑,著名詩人。曾任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務處幹事兼教師,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教師,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編劇,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參謀,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東南亞科科長,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教師、教研室主任,漢口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福建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副主席、名譽主席、顧問。
1918年12月12日,蔡其矯出生于福建省晉江縣(今屬晉江市)紫帽鎮園阪村一個海商世家,祖母與母親皆為元代阿拉伯來華經商者後裔。蔡其矯8歲時,因閩南土匪成災,他隨家人避往南洋,居于印度尼西亞爪哇泗水。蔡其矯的祖父為秀才出身。小時的庭訓師誨,為蔡其矯打下較為深厚的國學功底,也使之對中國歷史文化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他越來越渴望回國讀書。1929年,他回到泉州,進入當地教會學校讀初中。
1934年,蔡其矯完成初中學業後,北上考入上海暨南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中,在校期間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曾參與為長城抗戰的中國軍人募捐義款。課餘時間,經常與同學一起奔走于上海城鄉宣傳抗日,其間參加了上海各界救國會。
1937年7月,蔡其矯高中畢業。當時正值七七事變發生,他滿懷義憤參加了上海學生界抗日宣傳活動。在“八一三”淞滬抗戰時,他帶著一批同學,參與籌募藥品與食品,還冒著槍林彈雨送往前線。
蔡其矯在暨南大學附中讀書時,就是學校抗日積極分子,因此曾被傳出有“通共”之嫌,消息輾轉傳到印度尼西亞,父親聞知十分擔心。加上“八一三”淞滬抗戰打得十分慘烈,父親下死命令讓蔡其矯速回南洋。“八一三”淞滬抗戰後,蔡其矯難違父命,硬著頭皮重回印度尼西亞。
回到泗水後,蔡其矯立即投入當地抗日救亡工作,他在華僑集會上講述長城抗戰、淞滬抗戰中中國軍人浴血抗日的故事,還教唱抗日歌曲,動員華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鼓勵年輕人回到祖國,效力疆場。
1938年,蔡其矯巧妙地瞞過家人,以送同學為名又回到祖國。他立志投奔中國共產黨,歷盡艱辛,長途跋涉,終于來到延安,其中一度去河南加入新四軍第四支隊。武漢失守後,又被派回延安,進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
1939年,蔡其矯從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畢業後,留校任職于教務處,同時兼授文學,後隨校部分師生到達晉察冀邊區。
1940年,蔡其矯進入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任教,抽出一些業餘時間研究外國文學及普希金、雨果作品。1941年讀到何其芳詩作《泥水匠的故事》,深受感染,開始寫詩。
1942年,蔡其矯開始發表詩作,期間寫的《鄉土》和《哀葬》兩首詩,分別獲得晉察冀邊區詩歌第一名和第二名。在惠特曼《草葉集》影響下,寫成《肉搏》一詩,使之一舉成名。《肉搏》一詩,長期以來被詩歌朗誦者和劇校考生一再朗讀,蔡其矯也以此詩聞名于世。同年,他創作的歌詞《子弟兵歌》,被選為廣泛傳唱的軍歌。後來,蔡其矯曾到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當編劇,主要擔任編寫劇本、歌詞等,其中較為著名的是《月雪之夜》等。
1945年,蔡其矯調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參謀,繼而當隨軍記者,采寫了大量戰地新聞。戎馬倥傯之間,還創作了不少詩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蔡其矯先是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東南亞科科長;1952年調往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先後擔任教師、教研室主任;1958年任漢口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59年調往福建省作家協會,先後擔任專業作家、副主席、名譽主席、顧問。
蔡其矯一生保持創作激情,有《回聲集》《回聲續集》《濤聲集》《司空圖〈詩品〉今譯》《祈求》《雙虹》《福建集》《生活的歌》《迎風》《醉石》《傾訴》《蔡其矯抒情詩》《蔡其矯詩選》《蔡其矯選集》等存世。
2007年1月3日,蔡其矯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