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8月27日电 题:向往的侨乡生活 | 来潮州,赴一场“盛宴”
秀岭如屏耀明珠,一江带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旧航道,来往车舆新要枢。
征舸高举云天远,玉笛轻扬古调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凤城于今展宏图。
在南宋诗人王安中的《泛舟韩江吟咏》中,潮州,这个坐落在中国南方的古城,风景秀丽、车水马龙。
潮州木雕精致;潮州戏曲有韵味;潮州美食扬名海内外,更曾被美食家蔡澜赞叹。许多潮州人还“走出去”,在海外做出一番事业,正所谓“潮人自古重拼搏,凤城于今展宏图”。
如今,古老的凤城已经是一座现代化都市,崭新的广东潮州飞速发展,但无论是对传统的传承,还是潮州人“敢闯敢拼”的精神,都从未改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潮州,共赴一场关于潮州文化的“盛宴”。
猛火厚朥香腥汤
潮州人热爱以猪油入菜。潮州话中有一句“猛火厚朥香腥汤”,其中的“厚朥”说的就是猪油。
在许多潮州人看来,一道美味的菜肴,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猛火,火候足够,菜肴烧的味道好,有“锅气”。第二是厚朥,也就是放猪油,猪油的动物油脂比植物油脂更香,爆炒出来的菜更美味。第三是香腥汤,也就是鱼露,少量鱼露能带给菜肴鲜甜味。
用猪油炒菜油水虽然多,吃起来却不厚重,还能让菜叶碧绿。加上东南地区特有的新鲜食材,做出来的菜极具风味。一道简单的猪油捞饭,就曾让美食家蔡澜先生念念不忘,列入“死前必吃清单”。
食在广州,味在潮汕。吃潮菜要讲究,烹饪正宗的潮菜更是十分考验功夫。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潮菜烹饪讲究原汁原味,且十分注重食材的新鲜。在做菜的过程中,也会尽量保留食材原来的味道。
“龙穿虎肚”是一道古早味潮菜,虽然材料不贵,但所花功夫很多,所以逐渐濒临失传。但这道菜却被新加坡“潮州发记”传承了下来。
“要先把‘乌耳鳗’用酱油略腌后炸熟去骨切碎,五花腩肉和冬菇、虾米、葱姜蒜等一起剁成肉臊。把鳗碎和肉臊一起塞进洗净的猪大肠中,扎紧焖熟,最后淋上原汤勾芡。”介绍起这道菜的做法,店主李长豪说得头头是道。为了这道菜,香港的电视美食节目《蔡澜叹名菜》,还曾经邀请他前去表演。
多年来,潮州菜伴随着潮州人走向海外,许多菜馆更是经历了几代传承。但始终不变的,是传统潮汕美食的烹饪手法和地道的古早味,还有众多海外潮人的乡愁。
雕梁画栋今犹在
潮州木雕精致,潮州垫绣华美。潮人跋山涉水而来,求一方安稳,又乘风破浪出海,以期荣归故里,心怀感恩于家乡港湾,造就了作为“工艺美术之都”的今日潮州。
在潮州的工艺美术业中,潮州木雕是一大亮点。潮州木雕兴于唐宋,明代得到发展,至清代则为鼎盛,与东阳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并称“中国四大木雕”。因为多用髹漆饰金,亦称“金漆木雕”。
潮人有着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他们在祭祀中,表达着对宗族先贤的怀念,也有祈福庇护等朴素的愿望。学者杨坚平认为,潮州木雕的兴盛与当地兴建祠堂庙宇、大宅大厝紧密相关。“历史上,潮州经济繁荣和仕宦、华侨大量回乡造祠建宅,促进了潮州木雕的发展。”
多年来,潮州木雕已经融入潮州人的日常生活。不少如穿插枋、瓜柱、插角等建筑物上的木雕装饰,在潮汕民间祠堂或民居建筑里随处可见。外地人走进潮汕,常常感叹“潮汕村村是木雕博物馆,座座祠堂是木雕陈列室”。
潮州不仅有向内为核心的宗族文化,也有兼容并蓄的包容心态。学者曾楚楠认为,“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圆融、开放。即善于吸纳、融通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有开拓精神,且能随遇而安,扎根创业。”
在民风民俗上,由于潮州民间信仰丰富,围绕祭祀开展的民俗活动数不胜数,工艺美术品也成了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为了追求礼仪形式,婚丧喜庆活动的礼品、供品、祭品必用剪纸装饰;新年伊始,出丁(原指生育男孩,后比喻家族人丁兴旺)人家要备大量的泥塑喜童送人,新婚人家更要向出丁人家讨泥塑喜童,以求好兆头;大多人家为祈祷财丁兴旺,元春、元宵家家户户摆灯屏(纱灯屏、泥塑人物屏),还有将灯屏供奉于宫庙中。
在工艺美术的发展上,潮人也发扬“为我所用”的精神,吸纳外来审美。潮州垫绣受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刺绣图案和抽通技艺的影响,融合潮州本地传统刺绣,形成了独特新颖的风格,受到喜爱新奇的西方人士欣赏,外商、华资纷纷在潮州设置洋行及各种抽纱工厂。是时,“洋行”、“公司”在潮汕遍地林立,抽纱工人遍布粤东,盛极一时。
潮州工艺美术的璀璨多彩,源于潮人在艰难创业后不忘对“闹热”生活的追求,更是历史对于他们兼容并包、敢为人先的馈赠。
姚黄瑰紫费评章
潮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极具地方特色。多年来,潮剧也随着潮汕人的足迹漂洋过海,享誉海内外。
从艺30多年,潮剧艺术家张怡凰从潮汕唱到广东、从广东唱向全国、从全国唱出海外。2019年,她的《观灯》登上了央视元宵联欢晚会的舞台。
坚持创新唱法,是张怡凰的自己摸索出的一条潮剧发展道路。她将独特的“咽音”与潮剧唱腔结合起来,找到了一种既不失潮剧韵味且又字正腔圆的发音方法。在此后的表演中,改良的唱腔也让张怡凰收获了诸多荣耀。
随着时代的变化,潮剧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新时代的潮剧走得越来越远。
越来越多的潮剧爱好者、潮剧工作者投入到潮剧创新工作中,借助多个直播平台和网络媒体,将传统潮剧通过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在网上传播。除了名角们,青年一代潮剧演员和年轻的潮剧戏迷、潮剧爱好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通过直播潮剧,汕头的一个潮剧主播表在短视频平台拥有了几万粉丝。她会不定时进行潮剧唱段直播,也录播讲解一些潮剧知识、潮剧历史等,受到网友的欢迎。
69岁高龄的杨若英是一位潮剧爱好者。年轻时她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学潮剧。退休后,她通过老年大学、网络直播和各潮剧公众号学习潮剧,并常常在朋友圈发潮剧唱段,和老朋友一起探讨潮剧唱法,分享心得,生活十分充实。
近年来,海内外潮剧团推动潮剧创新创作,出现了不少武侠潮剧、音乐潮剧、改编剧。通过海内外潮剧艺术家、爱好者的共同努力,潮剧已经成为连结海内外潮籍乡亲的亲情纽带。
来潮州,一起赴这场“盛宴”吧!
(来源: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等,文字:刘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