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僑團動態

2024年“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泉州營系列報導(一)

2024年12月22日 23:5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12月22日 23:53

第一、二排:抵達泉州,參觀參觀華光攝影博物館、校史館。
     第一、二排:抵達泉州,參觀參觀華光攝影博物館、校史館。 第三排:漫步洛陽橋,體驗“簪花圍”。 第四、五、六排:參觀泉州西街、開元寺、中山路、金魚巷,在東西塔、郭沫若題詞石碑處留影及學習閩南美食製作。

  旅菲各校友會聯合會訊:2024年12月20日至26日,由中國僑聯、福建僑聯指導,泉州市僑聯主辦為期七天的“僑見世遺之美,根尋華夏之光”2024年“中國尋根之旅”冬令營福建泉州營正式開始。此次泉州冬令營活動,本會共派出10名同學參加,由副主席蔡志偉學長擔任總領隊,婦委會秘書長陳非男學姐任輔導員,營員包括:許伊倩、施雅祺、林豐盛、蔡瀚霖、蔡湘湄、蔡美銘、楊詩涵、陳恩皓、許景翔、林慧妍。

  12月20日,在總領隊蔡志偉副主席、輔導員婦委會陳非男秘書長帶領下,冬令營搭乘菲航PR356航班順利抵達泉州。

  21日早8時,冬令營營員們首先來到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參觀華光攝影博物館、校史館。

  華光攝影藝術博物館是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的省級民間博物館,是一間集影像展覽、國際學術交流、歷史影像館藏、在地公共美育教育、東南亞影像研究中心、中國紅色影像研究中心、《海峽影藝》雜誌以及網路平臺為一體的無牆藝術機構。參觀後,營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參觀對他們來說受益匪淺,除了對攝影藝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瞭解,深刻瞭解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以及重要性,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在攝影領域中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這次活動不僅讓營們拓寬了視野,還激發了他們對攝影事業的熱情和追求,為推動攝影藝術的發展和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直到9時多,營員們離開光華職業學院,轉赴參觀洛陽古橋,體驗蟳埔女“簪花圍”民俗。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現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其所採用的“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遊完洛陽橋,營員們來到蟳埔民俗漁村,領略特殊的蟳埔風俗“簪花圍”。“今世簪花,來世漂亮”是蟳埔女世代不變的信念。這裏的女子無論老少都會在頭髮後面插上漂亮的花朵。蟳埔女簪花圍時,需先將頭發往腦後梳攏好,紮上紅頭繩,盤成近似圓形的髮髻,中間橫插上骨簪。接著戴上已經串好的不同顏色的鮮花或絹花,一圈一圈地纏在髮髻上,一般三到四圈。接著邊花、小花依次裝飾,一個完整的簪花圍才算完成。蟳蜅女所用的花有茉莉花、素馨花、山茶花、玉蘭花、菊花、夜來香、含笑花、粗糠花等,品種繁多,依季節變化而不同。

  下午,營員們轉面來到泉州著名的西街,漫步開元寺、中山路、金魚巷....。.逐一品味西街古韻。

  泉州西街是泉州比較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得很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巨變。  

  直到下午近六時,營員們才心滿意足地返回營地。當晚,冬令營營員們則興趣勃勃地學習閩南美食製作。

  根據行程安排,此次泉州營行程還將安排為參觀泉州非遺館、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少林寺、清源山、洛陽古橋等名勝古蹟,學習手工非遺造紙、手機攝影技術、閩南美食、中國書法等中華傳統文化,體驗電視主播、閩南提線木偶表演,並與泉州一中、馬來西亞學生結對交流等活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