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僑團動態

校友聯“尋根之旅”夏令營——“無錫營”系列報導(四) 赴玉祁遊九龍宮學龍舞、製年糕,體驗民俗文化 進匡園學院研究魯班鎖、探典故,學習古人智慧

2024年07月15日 23:2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7月15日 23:27

圖片說明:
    圖片說明: 第一、二、三排:參觀九龍宮,學習玉祁龍舞。 第四、五、六排:參訪龍鳳年糕坊,學作年糕,品嚐美食。 第七、八排:與匡園雙語學院師生交流,研究魯班鎖。

  7月14日星期日,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江蘇無錫“吳韻江南”營的營員們繼續他們的文

  化尋根之旅。先後來到玉祁九龍官、玉祁街道玉蓉材鄉伴科普驛站,體驗龍舞魅力、學做年糕,下午則前往匡園雙語學校,研究魯班鎖製作,瞭解魯班鎖的典故由來,學習古人智慧,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上午九時,夏令營首先來到無錫市惠山區玉祁街道禮社九龍宮,學習玉祁龍舞。

  “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龍舞伴著《龍的傳人》音樂聲在玉祁九龍宮廣場震撼開場。在禮社村文化志願者的帶領下,營員們認真參觀瞭解玉祁龍舞的發展歷史和傳承脈絡。

  “玉祁龍舞”第四代傳承人呂武親手培育的“禮小龍”隊員們翻轉跳躍,時而翻滾、時而遊走,氣勢一點也不輸專業隊伍。表演結束後,小隊員們用“禮”“小”“龍”三字造型,歡迎營員們的到來,精彩表演贏得陣陣掌聲。表演結束後,呂老師手把手指導營員們升騰、盤旋、翻滾等技巧。

  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祁龍舞,起源於明朝,至今有500餘年歷史。玉祁龍舞是原汁原味、代代相傳的傳統舞蹈,它將中國傳統的舞龍轉化成龍舞,動與靜、剛與柔、妙與神相得益彰。龍舞的道具製作、舞蹈動作配以打擊樂演奏,體現了地方特色,表達了江南水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憧憬。玉祁龍舞至今已形成近60個套路,其中,“中”字、“國”字、“龍”字造型、“螺旋翻滾”“塔盤”“蹲躺舞龍”“臥龍飛騰”“高龍門”等造型屬於玉祁龍舞特有,玉祁龍舞榮獲過加拿大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獎——“金龍獎”。

  在玉蓉村龍鳳年糕坊,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腳踏糕的歷史淵源和製作工藝。“糕”諧音“高”,過年吃年糕被賦予“年年高”等吉祥之意。

  “左一腳,右一腳,踩出年年步步高。”伴著古老的歌謠,大家照著老師的樣子,從年糕的中間踩起,一腳前,一腳後,動作一絲不苟。

  當蒸煮出來的一盤盤年糕呈現在大家面前時,營員們爭先恐後地拿出細線,繞著糕頭一拉,一塊熱騰騰、糯嘰嘰的腳踏糕就分割了下來,營員們跟著老師體驗切糕的快樂,品嘗年糕的美味。舌尖上的年糕美味,讓營員們感受飽含當地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感受到家鄉人民對遊子眷戀的一抹鄉愁。

  下午,夏令營再次來到匡園雙語學院進行學習交流,研究魯班鎖,學習古人智慧。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西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西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據記載,以及鑿子、鏟子、石磨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和建築業的鼻祖。

  魯班鎖相傳就是由魯班發明的,另有“孔明鎖”“別悶棍”“六子聯芳”“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

  它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折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是中國古代民族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也是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智力玩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