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菲律濱中華研究學會(PACS)會長,中國——南亞南海研究中心(CSARC)理事會成員羅梅爾·班樂義博士(Rommel C. Banlaoi)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書面採訪認為,菲律濱與中國進行南海合作而不是對抗將獲益更多。
班樂義於6月29日獲首屆“促進菲中瞭解獎”(傑出貢獻類),這個獎項由菲律濱“菲中了解協會”與中國駐菲大使館共同頒發。班樂義表示:“這個獎項很重要,有助於促進菲律濱和中國之間的相互瞭解,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更深理解。我們兩國有悠久的傳統友誼,當下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的建設恰逢其時。”
2018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菲律濱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菲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兩國元首一致認為,將中菲關係提升到更高水平符合兩國及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決定在相互尊重、坦誠相待、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基礎上建立中菲全面戰略合作關係。”
如何推動中菲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建設?班樂義認為可在五個重點領域展開務實合作,包括:共同開發天然氣和石油;漁業聯合管理;聯合海洋科研和海洋環境保護;聯合搜救行動;海上聯合執法安保行動等。
班樂義認為,“油氣開發合作是菲中兩國應真正開展的重要合作。雙方可以共享這些資源,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他回顧說,2018年11月,兩國簽署了《中菲油氣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都堅定承諾在南海石油和天然氣問題上進行合作,而不是相互對抗。為落實該備忘錄,兩國已成立了油氣開發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IGJSC)。
2019年10月,在中國—菲律濱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五次會議期間(簡稱“第五次會議”),IGJSC在北京舉行首次會議。
班樂義建議兩國可通過建立海洋保護區/海洋和平公園;籌備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多邊漁業協定;水產養殖合作等途徑推進漁業管理合作。
班樂義指出,南海是一片危險水域,為了保護在南海遇險的漁民等,建議菲中兩國形成南海共同搜救合作機制。
事實上,自2016年杜特地就任菲律濱總統以來,中國海警局和菲律濱海岸警衛隊之間保持密切聯繫,頻繁開展高層交往,推動雙方在能力建設特別是搜救、海上安全、打擊海上犯罪等領域的合作。雙方已建立熱線機制,在雙方同意的領域加強溝通。雙方成立了中菲海警海上合作聯合委員會,迄今已舉行了三次會議。
2020年1月,中國海警艦艇對菲律濱進行友好訪問。訪問期間,雙方舉行了聯合搜救和消防演習,反響頗佳。
聯合執法和安保行動方面,班樂義認為,“菲中兩國的海上力量不應相互防範,而應相互配合,共同打擊雙方在南海共同責任範圍內的犯罪和其他非法活動。雙方在這一領域的成功合作,可以鼓勵其他國家借鑒,共同構建南海命運共同體。”
班樂義認為,只要各方秉持《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精神,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南海合作是可以開展的。他表示,推動菲中全面戰略合作,這不僅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南海地區和世界的普遍利益,可以使南海變為友誼之海、和平之海、繁榮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