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教中心出版黃端銘新著《華校何位華校何為》 中國教科院戴汝潛撰序贊吹響華教發展進軍號角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3月31日 23:50

華教中心訊:本中心主席黃端銘的新著《華校何位 華校何為》已由本中心出版部出版,中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戴汝潛為該書撰寫序言。
該書收錄了黃端銘主席創作的《新時代華文教育應及時轉型》《讓融合東西方文明的道路越走越寬廣》《“一帶一路”與華文教育》《華校何位 華校何為》《菲律賓基礎教育體制改革下的華校》《危機中謀轉機 變局中創新局》《謀轉機 創新局》《在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讓漢語在新時代綻放異彩》《珍愛和平 反對戰爭》《華文教育發展需要華教組織全面統籌專業引領》《籌建菲律賓中國語言文化宮答記者問》《奠基對外漢語學科名垂青史 引路華語教學改革功績不朽》《莊長泰先生永垂不朽》《莊中堅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無比懷念華教改革先行者顏長城》《東南亞華教發展的當務之急》《讓火炬繼續傳遞下去》《僑中的百年奮鬥重要貢獻和歷史作用》《領航華教改革》《生機勃勃的僑中學院民樂團》《音樂藝術的一方淨土》《宏圖大展 功在千秋》共23篇文章。
戴汝潛的序言為《讓華文教育和我們一起走進新時代》。在序言中,戴教授指出漢字與漢字文化不僅屬於中華民族,而且是全人類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人類社會需要珍愛其體魄、學習其風骨、融會其情懷、探究其秘境、昇華其未來。他認為《華校何位 華校何為》是菲律賓華教工作者奉獻給讀者的“踐行‘最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簡明史冊”,是華文及其文化在異國他鄉植根開花的記錄,是在菲華裔族群團結奮鬥的見證,是華人文化復興碩果的未來象徵。戴教授表示全書洋溢著對漢字文化魅力的熱愛,以及對漢字與漢字教育的自信,並為“華文教育走上了駕馭人工智慧的康莊大道,開啟嶄新的發展階段”吹響了嘹亮的進軍號角。
戴汝潛是當今中國教育界,特別是語文教育界備受敬重的學者,擔任中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教委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會理事、漢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等職,發表論文以及教參十餘篇。在戴汝潛的職業生涯中,主撰中國首部《中學生家庭教育》;從事過教育改革與實驗研究,合著《實用教育實驗方法》;從事過教學論研究,主編《說課論》和《中國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從事過課程論研究,主編《普通高中課程計畫問題研究》,專著《課程改革研究與實驗》;從事過學科教育學研究,主編《新時期教學方法改革》和《現代小學識字教育科學化研究》;兼任《課程研究》雜誌和《教學研究報》主編,並從事《課程實驗論》研究。他的新作《漢字認知論》深受學界推崇。
黃端銘主席祖籍福建南安,生於菲律賓馬尼拉,第三代華人。1973年起從事菲律賓華文教育工作,先後任菲律賓華校華語教師、教導主任、校長等職。1991年與數位菲律賓華文教育工作者創立菲律賓華教中心,現任菲律賓華教中心主席。他投身華文教育事業曆52年。2022年1月,黃端銘主席榮獲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頒發的“使館之友優異表現獎”。
《華校何位 華校何為》為“華文教育大家談文叢”第六冊,前五冊分別為:林文誠的《滄海集》、沈文的《過河的腳印——菲律賓華校的華語教學》、黃國卿的《千島心路(上下)》、黃端銘的《井蛙說大海——菲律賓華文教育面面談》、顏長城的《大刀闊斧,統一籌畫——顏長城文集》。
本中心自成立以來,已出版四大類131本書籍,其中,教育類61本,文藝類57本,理論類10本,歷史類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