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热带植物园打造“热带植物基因库"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7日 00:39
本报海南万宁讯:4月6日,参加"侨"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的30余位海外华媒代表、侨领侨青,在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生态对话。这座承载着归侨记忆的"植物王国",正以"科研+文旅"的创新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自贸港的生态智慧。

创建于1957年的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中国最早的热带植物科研基地之一。740亩园区内,3200余种热带植物构成生物多样性宝库,其中见血封喉、可可树等特色物种吸引全球目光。1961年邓小平视察时曾评价:"在兴隆看热带植物,等于看到东南亚乃至全球的热作。"2023年园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海南68个海湾中唯一兼具生态与科普功能的标杆。
园区内,马来西亚归侨培育的胡椒种植区、印尼华侨引入的香草兰种植园,构成独特的"南洋植物图谱"。上世纪50年代,上万名归侨带着植物种子在此扎根,用"割骨藏胶"的壮举守护农业火种。如今,游客不仅能触摸可可果的棱纹,还能在东南亚风情的凤凰九里书屋,翻阅6000余册植物主题藏书,感受华侨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交融。

"我们正打造'博士大讲堂'品牌课程。"园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可可文化体验""香料植物探秘"等20余项特色活动,年均接待研学游客超10万人次。春节期间推出的"雨林调香师"工作坊,将植物知识与非遗技艺结合,吸引亲子家庭参与。园区还开发沉香咖啡、香草茶等文创产品,并计划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推动成果转化。
作为海南华侨农场转型典范,兴隆植物园见证着归侨与祖籍国的情感联结。海外华媒代表表示:"这里不仅是植物资源的宝库,更是华侨华人与海南自贸港对话的绿色窗口。"随着自贸港建设推进,园区正筹建国际科普研学基地,计划通过咖啡香、可可甜与书香墨韵,向全球讲述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在自贸港政策红利下,这座"会呼吸的植物博物馆",正通过科普研学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书写着侨乡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