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劍客:年輕人的投票力量

2025年05月13日 23:5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5月13日 23:53

  2025年中期選舉結果出爐,這場選舉不僅是對現任總統小馬科斯政府的期中考核,更揭示了我國政治生態的深層變化。此次選舉被媒體稱為“名人的大屠殺”,許多知名藝人和公眾人物在選戰中慘敗,而年輕世代支持的候選人,如前參議員巴姆•亞謹諾和基戈•邦義利南則成為大贏家。這反映了菲律濱選民結構的轉變,以及對傳統政治模式的反思。

  我國政治長期以來與娛樂產業緊密結合,許多演員、主持人、運動員憑藉高知名度轉戰政壇,並屢屢勝選。這種現象源於選民對傳統政治世家的不信任,以及媒體文化對公眾人物形象的高度影響。然而,2025年的選舉結果顯示,這種“名人效應”正在消退。

  例如,此次選舉中多位知名藝人參選議員或地方首長,但最終未能當選。這可能意味著選民開始更重視候選人的專業能力與政策主張,而非單純的知名度。過去,名人參政常被批評為缺乏實質政治經驗,僅靠粉絲支持上位,導致治理效能不彰。此次選民的選擇,或許反映了對“網紅政治”或“明星政治”的疲乏,轉而追求更具專業背景的領導者。

  新聞報道中提到,前參議員巴姆•亞謹諾成功吸引了千禧一代和Z世代選民的支持。亞謹諾是政治世家亞謹諾家族的一員,但他同時也是科技創業者和青年倡議者,其形象更貼近年輕選民關心的議題,如數位經濟、教育改革和氣候變遷。

  可以看出選民結構正在變化,十八至卅五歲的年輕選民佔比逐年增加,他們對政治人物的期待與老一輩截然不同。這一代選民成長於社交媒體時代,資訊獲取快速,對政治人物的政策細節、過往紀錄和誠信度有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盲目追隨家族政治或明星光環,而是更傾向支持能提出具體改革方案的候選人。

  此外,年輕選民對“政治王朝”的厭惡感也日益強烈。儘管亞謹諾本身出身政治世家,但他試圖以“改革者”形象出現,並強調科技與創新政策,這使他成功區別於傳統政客。然而,這也帶來一個問題:菲律濱的政治生態是否能真正擺脫家族政治的束縛?抑或只是換湯不換藥?

  選舉結果的政治意涵

  2025年中期選舉被視為對小馬科斯政府的一次公投。筆者曾經指出,小馬政府將前總統杜特地交給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可能會影響選情,親杜特地候選人會因此受益,果然被筆者言中。從選舉結果也可看出民眾對小馬科斯政府的種種政策的不滿和抗議。

  自2022年上任以來,小馬科斯試圖平衡親中與親美路線,並推動經濟復甦,但通膨、失業率和貧富差距問題依然嚴峻。這種平衡也未能持續很久,小馬科斯最終還是走向親美輕中的不歸路,但從選舉結果可看出,眾多反華反杜候選人相繼落選,選民對政客打中國牌並不買賬,以前那種靠抹黑中國來爭取選票的手段明顯不再奏效。此次選舉結果將影響他未來三年的施政方向。

  2025年中期選舉的結果顯示,菲律濱政治正處於轉型期。名人政治的式微、年輕世代的覺醒、專業人士的參政,都預示著選民對更優質治理的渴望。然而,這是否足以改變菲律濱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仍有待觀察。

  菲律濱民主的挑戰在於如何減少家族政治、金權政治和民粹主義的影響,並建立更透明、更專業的治理體系。此次選舉或許是一個開端,但真正的變革仍需制度性改革和公民社會的持續監督。未來幾年,菲律濱的政治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