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賀彥豪:天風海韻鬧小岝

2024年06月26日 23:4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6日 23:46

  千年古鎮,天風海韻。小岝面臨大海,氣勢磅礡,景色宜人,海鷗戲水,千帆雲集, 漁舟唱晚,時有海市蜃樓幻影,襯扶晚霞餘輝。

  媽祖是閩南及台灣一帶民間最信奉的神祇之一,也是我國古代的女海神。歷來受到漁民們的虔誠奉祀。而始建於明永樂九年(1411年)的小岝霞霖媽祖宮,位於前內澳口金沙灘上,霞霖媽祖宮址天鋪地設,前瞻牛嶼、狗仔尾接連大岝;左依石狗、金雞;右仗凰鳳展翼腹地。霞霖媽祖宮奉祀湄洲媽祖,系湄洲祖廟第四分靈,俗稱四媽。據考證:早在450~500年間,宮中配祀有馬王爺、中軍爺;宮內還安置著明代一塊獨角麒麟石。小岝每年舉行的媽祖民俗活動,是祈願這位海護之神,走進千家萬戶,庇佑漁民們生活順意、出海平安。當年成祖皇帝的恩賜,“天敕慈名保駕護航揚四海,後稱尊座興邦樂業佑斯民。”鐫刻在霞霖媽祖宮的聖旨門柱上。醒目的金字,在金色陽光的映射下,顯得光彩奪目。

  陽春三月,桃李爭榮。 農曆三月廿二日,惠安小岝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祈安遶境巡香”活動。  這一天,小岝這個千年古鎮一改往日的平靜。一大早,華南寺義工就忙碌起來了。華南寺開創小岝義工的先河,鋪設起愛的橋樑。為了確保“祈安遶境巡香”活動順利進行,她們很早就來到霞霖媽祖宮,開始忙著燒火做飯,做好後勤保障。        

  這時候,天色微熹,從古厝新樓走出來惠安女,她們一個個盤頭插花、身著寬筒褲,頭戴黃斗笠,柔美的身姿展露腰間華貴的銀飾,像詩人舒婷筆下的惠安女子:以古老部落的銀飾/ 約束柔軟的腰肢,漂漂亮亮地從各個村落走出來,盛裝參加“祈安遶境巡香”活動。

  當天上午九時許,浩浩蕩蕩的巡香隊伍從小岝霞霖媽祖宮出發開始繞境巡香。禮炮開道,摩托車開路隊、腰鼓隊、大搖人、花籃隊等20多支隊伍緊隨其後。媽祖坐的金鑾,由村裡的年輕人前簇後擁抬著彳亍前行,一路搖搖蕩蕩,據說轎子蕩得越厲害就越能保平安。

  沿途家家戶戶架起喜慶的拱門,擺上“香媽桌”,奉上鮮花、水果等供品,同時還準備了一串串的長鞭炮,迎接“媽祖遶境巡香”遊行隊伍。

  看呵,前頭走過來的名正德角落境主——後頂頭羅王爺。於清光緒十三年奉旨由浙江省溫州府城隍都察司南巡福建。後駐駕於前內後頂頭。神威顯靈,消災保境,庇佑黎民。受眾弟子奉敬為境主公,香火旺盛,深受奉拜。現代版的惠女民族隊、分靈媽祖轎、境主羅王爺轎。讓信眾的眼睛為之一亮。

  那麼,南賽狀元牌媽祖宮,為銘記媽祖庇護族人安寧,弘揚媽祖濟世救人精神。他們在媽祖轎、肅王爺轎和禮鼓隊的鼓樂聲中,奏響千年餘韻。

  惠女挑花擔,供奉的後內天上聖母,體現本境的惠女地域特色。

  城仔內角落境主白王爺的媽祖轎、白王爺轎、以及惠女禮鼓隊前呼後擁,上身白王爺的惠女阿婆佇立於白王爺轎上,手持一支霸王鑭,口中唸唸有詞,讓人有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聖潔而神奇的感覺。

  大戶角落境主呂王爺的呂王爺轎以及其他民族電子琴隊,體現大戶角落風情。

  歷史悠久的下街角落境主烏沙公的媽祖轎、烏沙公轎、北頭姑轎,以及舞龍隊,真正體現下街角落特色。

  東山護澳宮天上聖母的媽祖轎、護澳公轎,體現東山人的風俗。

  西邊、堤兜、井透角落境主聖王爺的媽祖轎、聖王爺轎,以及富有特色的打胸隊,體現惠女特色的民族風情。

  這一支支踩街遊行隊伍如洶湧的潮水,在一頂頂花轎和吹打古樂、花鼓舞蹈的熱鬧氣氛中,把小岝鎮“祈安遶境巡香”活動推向高潮。 此時煙火聲,鞭炮聲,夾雜著歡笑聲在古鎮上空迴盪。沒有參加遊行的信眾,也執香舉旗,站在路旁虔誠祈禱,祈求吉祥如意。

  天漸漸地黑了,白天的熱鬧氣氛隨著夜色降臨籠罩四鄉八里,小岝的上空,星星開始了自己神秘莫測的夜生活,人們紛紛湧向霞霖媽祖宮。臨時搭建的戲台,上演著傳統的古裝戲;台上輕盈踏著細步 ,台下歡聲伴著笑語。一齣戲剛演完又一台戲開場了,惠安女的現代輕音樂和激情四射的舞蹈,讓年輕人的心潮澎湃,徹夜狂歡……現代與傳統,在這裡撞擊出生動的火花。今夜,燈火輝煌的小岝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即農曆三月廿三日,上午九點在霞霖媽祖宮舉行祭祠慶典儀式,本宮董事長林國彬帶領信眾們在媽祖神像前頂禮膜拜接受媽祖賜福。時逢盛世, 國泰民安,千年民俗,古風遺韻。來霞霖媽祖宮祈福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朝拜如潮,香燭如林,本次繞境巡香祈福活動就在暮鼓晨鐘聲中落下帷幕。

  星移斗轉,風調雨順,洞天福地,鍾靈毓秀,我們預祝來年又是一個好年景。 (註:全文1700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