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黃小梅:古城遺恨

2024年06月24日 23:5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4日 23:59

  覆巢之下無完卵,一代忠臣遺恨福全古城,歲月潺潺,幾人懷舊幾人愁?

  福建省晉江東南部的福全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年,由江夏侯周德興受命于明太祖朱元璋而建造。盛夏,穿過高大的迎恩門,踩著整潔的石板路,沿著玫瑰紅底色的路標方面,我們朝著蔣德璟的故居緩緩而行。

  蔣德璟是明朝入閩開國授御守閩福全古城千戶蔣旺的後裔,父親蔣光彥,進士出身,為人耿直,有武功政績,後棄官返鄉歸養。蔣德璟從小耳濡目染,為他後來成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蔣德璟于明熹宗朱由校天啟二年榮登進士,時值宦官魏忠賢極受寵信,權傾朝野,結黨營私。蔣德璟深知民之國本,直言力諫,有心匡救,他體恤民眾,不願依附權勢,以致仕途遭受排斥,直到罷官。

  朝代的沒落,潮起潮湧,百姓們往往是這種陣痛的轉嫁者。崇禎皇帝朱由檢執政時,聽信楊嗣昌的增兵、增響策論,致使百姓民窮財盡,加劇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蔣德璟不斷上疏奏本,力陳利弊,懇求皇上體恤民情,只可惜不能為崇禎皇帝所採納。作為崇禎十五年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十六年的戶部尚書及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蔣德璟竭盡所能,在崇禎十七年三月,作了最後一場辯論後,引罪去位,留于京宿會館。直到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為他扶靈發喪。

  滿懷失落的蔣德璟回到了家鄉福全古城,古城號稱“百家姓,萬人煙”,閩南的海風拂平不了他惆悵的內心,憂國憂民始終在他的腦際縈繞。回想自己的理財治兵之道,犯顏苦諫,如今都成了一場空,山河破碎,誰主沉浮?

  不久,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召蔣德璟入閣,然而,此時大勢已去,蔣德璟已難力挽狂瀾,他深為內疚,自陳三罪,沒有入閣。翌年唐王朱聿鍵立于福建福州,稱隆武帝,蔣德璟入召,一代忠臣對匡復明室仍盡忠盡節,可惜足疾嚴重,懇求罷離回鄉。是年,隆武帝在汀州遇害,風雨飄搖的時代末日,兵荒馬亂,滿腦忠君思想的蔣德璟,悲憤交加,涕沾不食,以示盡節,死于家中,另有記載是吞金自殺。

  歷史不會因為人的絕望而逆流或停滯,蔣德璟空有滿腹經綸,濟世雄才,清軍的鐵蹄還是把他的夢想和努力碾成了齏粉。面對國家的殘垣斷壁,一地雞毛,胸中的鬱結不斷膨脹,家鄉福全古城已撫慰不了他那顆滾燙和受傷的忠心,蠟炬成灰淚始干,絕食是他最後的選擇,死亡是他忠君的節操。有多少故事能重頭再來?有多少悲情能不復重演?古城的海風在嗚咽,一縷英魂在古城飄蕩,蔣德璟走了,帶著滿腔的幽恨追隨皇帝去了……

  我站在蔣德璟的故居前,故居的大門有白色的鐵柵門上鎖著,幾株籐蔓爬上牆頭,門前台階及小石埕上,一簇簇的小草以頑強的生命力,爭前恐後,青翠欲滴,一隻小花貓面對陌生人的造訪,依然不慌不忙地守在台階上,似乎在守護著什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