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唐明霞:風日晴和人意好 ——讀甘國棟《山河卷帙》

2024年06月24日 23:5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4日 23:5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是我心之所向,但囿於俗務,哪一樣都未能完成。因此,對旅遊類的書文有特別的興趣,一拿到《山河卷帙》這本書,心裡就充滿了小小的激動。

  《山河卷帙》是甘國棟的一本旅遊散文集,寫他和夫人、家人、朋友、同事到各地旅遊的沿途所見所感。第一輯“魂系阿壩”和第二輯“情寄山水”主要贊自然風光美。第三輯“靈蘊中國”主要寫城市及人文景觀。附錄“筆錄域外”兩則文章,寫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度的旅行。

  甘國棟於1961年底到阿壩州工作,從此,扎根阿壩,直至退休。因此,他對阿壩的情感,又濃又儼,他對阿壩的山水,格外鍾情,為阿壩的旅遊宣傳不遺餘力,“魂系阿壩”中的13篇文章,篇篇精品,俱在《阿壩日報》上刊出過。其中,寫金川的就有4篇之多,《金川梨花美》《夏游“世外桃源”》《金川紅葉美》《金川情人海》。

  作者從事語文教學多年,丘壑自在胸中,如庖丁熟悉牛的身體那樣熟稔   行文佈局,因此文章架構遠近間搭、高低得體,文風流暢自然,毫不滯澀,且作者腦海中好詞佳句無數,信手拈來放到文章裡,那些美麗的大好河山,便如畫卷般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在《金川梨花》裡,寫梨樹,“那高大、成排的梨樹,枝葉相交、相擁,形成了一個長達一百多米的廊道,彷彿是一座張開雙臂、熱情擁抱四方賓客的迎賓長廊;抬頭仰視,但見碧空如洗,那掛滿枝頭的一朵朵、一簇簇梨花,彷彿是鑲嵌在蔚藍天際的耀眼的星星;收回視線,可見陽光透過樹蔭,將斑駁的光點投射到快速行駛的一台台車輛上,一時間銀光閃爍、跳躍……”在《金川情人海》一文中,寫遠景,“遠處的高原山巒此起彼伏,綿延不斷,峰頂和山坡上的積雪分外耀眼,彷彿著意展示其聖潔與美麗;透過樹叢,特色鮮明的藏寨若隱若現;黃色的草地上,依稀可見凌寒猶未凋謝的或藍或白的花兒,稀疏的灌木叢和枝幹蒼虯的樹木生長於其中,不知名的紅彤彤的果子點綴其間,格外顯眼;一群犛牛正悠閒地啃食已漸枯黃的草”,作者並不滿足,繼而想像盛夏時節此地的美麗景觀,“海子水面寬闊,海水更加湛藍,水面平靜如鏡。兩岸森林蒼翠,草地綠草如茵,花兒競相開放,牧民辛勤勞作,牛羊成群,艷陽高懸,天空湛藍,白雲飄動,水鳥覓食,海子畔遊人如織……”

  作者醉心於寫景,濃墨重彩,跟隨作者的筆墨,讀者也便醉在了這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裡。

  雖是旅遊文章,但從那些字裡行間,我們能讀出,作者重情重義、夫妻伉儷情深、子女孝順、孫輩和樂。

  甘國棟的老家在四川省(現重慶市)忠縣,《忠縣石寶寨》《故鄉“川東”》兩文,是作者對故鄉的情感表達。回故鄉,總是和夫人一起,攜子女孫輩十幾個人,浩浩蕩蕩,那份遊子戀鄉的情懷在作者的文字裡一覽無餘,“每當憶及祖孫三代跪拜在祖先墓前緬懷先輩、寄托哀思的動人情景,總是感慨萬千”。作者出遊,總是與夫人孫乾香一起,他們遊覽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祖國的山水也同時見證了他們之間那深厚的感情。

  風光之外溢出的點點滴滴的溫潤情懷,與那美麗的自然風景融於一體,讓這些旅遊散文更有一種“風日晴和人意好”的動人之美。

  認識甘國棟老師三年有餘,見面次數不多,五六次而已。甘老師和孫老師都是話語不多的人,他們面容慈祥,溫溫和和地微笑,輕言細語地說話。看著他們,我常想,歲月靜好,就是如此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