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馬忠、楊青雲:元辰草書的「計白當黑」之妙

2024年06月24日 00:0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4日 00:01

  一段時間,研讀草書《自敘帖》上了癮。雖然也算接觸過不少書法理論文章,但我一直對“天下第一草書”的《自敘帖》心存質疑,何以稱草書帖為“天下第一”?那麼,第二,第三呢?林散之,我關注的相對多一些,以及草書界有爭議的劉洪彪、沈鵬,和現在的中書協掌門人孫曉雲,但他們的爭議都沒有劉洪彪的大。原因是劉洪彪草書被更多賦予在“醜書”層面上。

  而一個意外機會讓我發現了元辰的草書。元辰,本名袁國新,乃湖北一位年愈古稀的能評能寫的文藝家。於是緊盯著看,左看右看,感覺元辰草書空靈、氣息流暢,狂而不亂,具有較強的整體性。不知不覺竟癡迷上了元辰的草書,不免把元辰草書往《自敘帖》上靠一下試試,就找著《自敘帖》的妙不可言寫出了對元辰草書的一些感覺。初讀元辰草書走馬觀花,之後也沒再去研究《自敘帖》。近日又看元辰草書,用放大鏡放大看他的破墨用法,中鋒用筆,率意而為章法的個性,讓我重新喜歡上《自敘帖》,有不可形容之勢。

  用心去讀元辰草書作品,乍看平正,細看是險絕暗藏著心摹手追,“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已經處於“既能險絕,複歸平正”的人書俱老階段,故書學造詣極博。“博”在他的 “以少勝多”“知白守黑”上。簡而言之,就是他崇尚簡易,並在“簡易”的深厚學養中達到了“貴神”,而中國書法的“貴神”藝術特徵是以《易經》的陰陽平衡作為基本原理出發的。那麼,靠筆力如何寫出呢?換句話說,筆劃怎麼寫才有力量?

  前提是中鋒行筆的中鋒,側鋒,以及偏鋒行筆的筆劃形態不一樣,也就決定你的書法一邊光滑,或一邊毛糙。否則,拋開中鋒筆力特質只偏重筆體,尋求奇趣的所謂書寫,則缺少書法的根基和厚度。元辰把運筆中鋒的張力嫁接在《自敘帖》的奧妙絕論,因而使其草書才情彰顯,個性使然,自然也透露出他的書體法度只能姓“元”,用一元複始“開”他的書道法自然,在充沛中求靈透,於閑靜裏把握節奏,能觸摸到草書深處的內涵與意趣,如元辰草書《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河未見花(後幾句省略)》是北宋歐陽修《戲答元珍》詩,讓很多專業書家望塵莫及。

  書論家張懷瓘說:善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意思是指書法的好壞技法是次要的,主要看它的氣質,看有沒有精神風貌的“厚德載物”。中國書法是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延綿不斷地成為世界文明的重要形象,而這種精神的最主要表達方式、思維形態是寫意,寫意精神決定了其意象思維。而元辰草書的《戲答元珍》與《自敘帖》比較,顯然在神韻上達到了思維形態寫意的“厚德載物”,不僅僅只是“載物”,他的整幅草書將所悟所臨的《自敘帖》留在書法裏,成就了中國書道草書的一個元氏風貌,精神意蘊,和他不雕的技法用筆,呈現出精神大樸的空間變化,一下子豐富了《自敘帖》的章法神韻,在首句“春風疑不到天涯”中,書家故意把“春風疑不”連草一起,寫出了“春風疑”裏面所蘊含的書道真魂。

  收筆沒有多餘修飾的中鋒力量大,側鋒次之。它乾淨簡潔中把含帶“不到”的“到”筆最後一筆來個自然拉長,就其這個“豎立刀旁”也叫“直刀旁”帶“”的字多與尖銳的器具以及使用尖銳器具的動作有關。短豎收縮,豎鉤舒展,呈左收右放之態的最後一筆可謂“力透紙背”,行筆也有明顯粗細變化的思想中的“到(道)”,又把他的“道”反覆融入書作與生命裏。“到天涯”的“天涯”又是連筆,以及緊挨的“二月山河”,粗細均勻,而且彎折處也極少使用折筆,都是平鋪直草,一任圓轉。有了這幾個特徵,也可以說元辰的草書用筆就是篆書筆法中鋒鋪毫的內講疏密,外倡收展,欹正相較。

  元辰草書《戲答元珍》,快速行筆,寫出來的筆劃光滑勁挺,推著筆毛在艱難中澀行,寫出的筆劃渾厚蒼茫在《自敘帖》的精髓中,秉承了二王書風的行雲流水,又生髮出蒼茫,是因為推著筆鋒走,筆毫兩邊的副毫一遇阻力,向兩邊溢出,出現絲絲縷縷飛白的枯筆,更彰顯出元辰草書人書俱老的書法高度。而這個“書法高度”首先建立在他高質量線條善用的“澀筆”。澀筆的關鍵是中鋒逆勢澀行,書法運筆用“疾”“澀”表達除了精確之外,“得‘疾澀’二法,書妙矣。”(見馮武的《書法正傳》這裏的“疾”即快,“澀”即筆不從紙面上滑過去,使其發生摩擦,書乃有力。好書法,也可看作是畫,用軟筆,使逆勢與紙摩擦,書法就自然生動有力。有時甚至會將筆桿倒向左側與行筆方向相反,這樣會和紙面產生更大的摩擦體現線性的張力,以及在高古充盈的線質金石氣作用下,得到了非常堅實的“計白當黑”之妙。

  傳統意義上的書法最高境界是虛是意,而非實非形,線條符號只是過程、手段和階梯。從整體篇章看,元辰草書用筆的逆勢澀進和紙發生摩擦張力,將有形的“實”和無形的“虛”相對照出張旭懷素酣暢淋漓的書寫狀態,令一個個實體的漢字連綴成豐富多姿的漢魏風格之高,給欣賞者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