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宋春來:人生能有幾回搏?   ——讀《今日良宴會》

2024年06月20日 23:5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20日 23:59

 

 

  《今日良宴會》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這首詩是作者參加宴會後心花怒放的講述,作者在感歎人生短暫之餘,也趁機勸人把握機會。

 

  原詩如下: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坎坷長苦辛。

 

  白話譯文大意如下:今天的宴會好熱鬧啊,那種歡樂的場面很難說得完。單說那彈箏的聲音,就很飄逸,這是最時髦的樂曲,太妙了。有美德的人對此發表了高論,懂得音樂的人當然聽得出其中的真意。表達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願,只是誰都不願意說出來。人生就像寄旅人世間一樣只有一世,剎那間便如同塵土那樣被疾風吹散。為什麼不想辦法捷足先登,先佔據要位以便去享受富貴榮華呢。何必因為貧賤而憂愁,更不要因為坎坷不得志而煎熬自己。

 

  讀了這首詩,我首先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想到他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他熱情豪放,也自信十足,當然他也是相當悲憤的。而《今日良宴會》的作者(佚名)興奮之餘則平和實在得多。我也想起唐代羅隱的《自遣》,想起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多少有些頹廢情緒,可能也有一點憤世嫉俗之意。而《今日良宴會》的作者似乎早已看透這些,因而更灑脫,感覺不到詩中有悲涼,而是沉浸在“良宴會”的歡樂氛圍之中。

 

  《今日良宴會》這首詩比較簡樸,有些像是今人寫的口水詩,尤其是開頭那六句,你聽,他說,今天去參加的這個宴會,真是太好玩了!那種歡樂勁,簡直說不完。光說彈箏吧,曲調太動人了。那是最時髦的樂曲,大家都聽得入神了!有美德的人還發表了高論,其實懂得音樂的人便能聽出其真意,只是大夥都不肯說出來而已。開頭這六句,可以說是宴會情況的分享,既有總體上的講述,也有局部細節的描述,“彈箏奮逸響”及“新聲妙入神”都是具體細節,而“令德唱高言”也是細節之一。“識曲聽其真”這一句,有你懂得的意思在裏面,也就是說,你明白的,懂得音樂的人都聽得出其中的真意,可是只有那個有美德的人發表高見。實際上,也是對普通人順便輕柔地“諷刺”了一下,換言之就是,你懂“真意”又不見你說?也暗示著人生的真諦誰都懂,可是該出手時未必人人會出手。今天的人其實也差不多,比如會上,佔了先機的人先發話了,其他人往往就不再說什麼,這是大家都懂的。

 

  緊接著話風一轉,便來了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可見前面的描述,都是為後面對人生的思考鋪墊。在作者眼裏,人生有如旅客寄居這人世間,又像塵土很容易被疾風吹散。這多少讓人傷感,但作者沒說,他只來了個反問:“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這反詰的語氣,對於要“策高足”、“踞路津”顯得心情更迫切。為什麼“令德唱高言”,你就不能再說些什麼?再延伸出來就是,為什麼不捷足先登,去享受富貴榮華?這裏有作者要珍惜生命、體現出人生的價值的意思。毫無疑問,這就得去拚搏,去追求,才有可能“先踞要路津?”這當然得先有夢想,有了夢想,才會努力前行。最後,作者說順理成章地說,不要因貧賤而憂愁,不要因不得志而忍受煎熬。這是勸勉世人,要放下包袱,敢於鬥爭,敢於有所作為。

 

  這首詩實也很是有意思的。全詩十四句,像是作者一口氣興致勃勃對你說話,看起來有些顯淺,但直截了當,一氣呵成,實乃以真誠取勝則。詩歌的基調和作者一樣,開頭洋溢著喜悅和歡快,於是“宴會”是“良”的,“歡樂”是“難具陳”的,“彈箏”是“逸響”的,“新聲”是“妙入神”的,到後面則實實在在,真誠地勸勉,不想“無為守貧賤”,不想“坎坷長苦辛”,就要“策高足”,就要“先據要路津”,可謂寓意深長,可以說是“催人奮進”。因此,去努力奮鬥吧,朋友!人生能有幾回搏?雖然拚搏了也未必可以“先據要路津”,但畢竟努力拚搏過的人生,才會讓你無遺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