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陳淳淳: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與菲律濱華人華僑的關係(下)

2024年06月13日 23:1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13日 23:16

  為了對華人實行全面的控制,西班牙殖民政府嚴格限制了華人的行動及居住規定,只有信奉天主教的華人被允許居住在西班牙人主要居住區的最接近內地的外面。華人被禁止離開馬尼拉近郊,華人被按排住在規定的市場及營房綜合體,叫做“八連”(PARIAN),“八連”位於馬尼拉的城牆外,但是在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大炮的射程內。“八連”居住地把華人與王城內的西班牙人聚居地及土著、改教的華人隔離開來。“八連”建於王城以北的沼澤地,是一個充滿疾病的火坑,該居住區經常發生火災,造成無數華人華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然而,令人驚奇的是華人華僑把“八連”變成一個繁華的商業中心,狹窄的街道有藥劑師、麵包店、屠店、食攤、裁縫店、書本裝訂店、補鞋店、畫像館等。“八連”前方是淺水灘,漲潮時漲滿了水,可以裝卸貨物,華人華僑把“八連”經營得充滿生機。然而,長期被壓迫的華人終於在一六三九年激發了一場起義,這場華人暴動以二萬多華人被西班牙人殘酷地屠殺而告終。自1603年至1820年,華人華僑先後經歷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六次大屠殺近十萬人,在1686年華人再一次被西班牙人屠殺後,華人在馬尼拉的人數只乘下四千多人。然而反華政策,使西班牙人意識到華人人口的減少,嚴重損害了自已的經濟利益。因此,在1790年推毀了馬尼拉“八連”,西班牙人解除了對華人華僑居住地的限制。華人華僑被允許到鄰近的省份敦洛和甲美地定居,自由地與混血兒及土著人口混合在一起,並被准許到邊沿的省份,但被限於從事農業工作。

  十九世紀初,大量的華人華僑再次移居菲律濱,此時期,定居菲律濱的華人華僑從幾千人孟增到十幾萬人,由此,菲律濱華人社會從一個小過度性的聚居地變成一個高度密集、有進取性和有效益的商業機制。外僑的迅猛擴張,這與條約港口的開放,西班牙當局鼓勵華人移民、放寬限制華人華僑居住地及職業的法律有一定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西班牙當局通過提供致富的機會,吸引了華人移居菲律濱。

  華人華僑再次成為菲律濱的商業中心的重要角色。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隨著宿務和怡朗的貿易開放,華人華僑到達群島各地零售進口產品,收購和運輸農產品,並出售給外商出口,在菸葉業,政府最初壟斷其耕種,華人控制其運輸。隨著政府壟斷的結束,華人接著壟斷菸葉業。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商船進入菲律濱,馬尼拉從一個轉口站和西班牙殖民地首都變成一個重要的進出口貿易市場,成為太平洋貿易的中心。馬尼拉灣是最好的天然港口,很多外國商船開進了馬尼拉灣,華人開始興旺起來。馬尼拉的華人繼續從中國進口商品,經營小零售貿易,從事手工藝製作。華人購買外國商品在菲律濱群島各地銷售,轉賣農產品給出口公司,從事放貸,做苦力勞工經紀,經營主要的包稅區(收稅、鬥雞和鴉片),開始參與糖、煙、酒的製造。

  華人華僑在菲律濱隨著人數的大量增加,可到的地理範圍的擴大及財富的增長,對其保護利益的組織及促進社會的認同的需求也增加了,華人建立了一系列的社會組織,協助處理與社會外部力量的衝突,調解華人內部的矛盾,華人集中集體力量,組成了數世紀以來近乎都是福建人的華人社會。

  四、從海上絲綢之路涎生的菲華文化

  任何文化的誕生都有它獨特的歷史軌跡。菲華文化的形成經歷一段漫長的過程。明代是中菲關係的鼎盛時期,在政治上,建立了外交關係,在經濟貿易上,以“東洋針路”為導向,使中菲海上貿易得到全面發展,進入了空前的繁盛時期,在文化上,有經濟基礎作文化交流的橋樑,中菲民族有一些相同的歷史文化的特質,如干欄建築、銅鼓和銅鑼、文身、梯田文化、瓷葬風俗、刀耕火種等。當華人進入菲律濱群島進行商業貿易活動時,文化交流也就客觀地自然產生了。自宋元至明中葉期間,華人與菲律濱群島進行的海上貿易,主要以販貨為主要目的,貨物販完後便回航,除非等待季風而作短期留居番地,故此時期華人與菲律濱群島商民的文化交流有一定的極限性。明未清初,大批華人移居海外避難,此時期,國內戰亂是推動華人移民海外的主要原因,而海外的商機也起到拉動華人移民的重要因素。在“推”與“拉”的牽引中,大量閩南人選擇移居菲律濱,而此時菲律濱已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殖民當局創造了許多商業機會吸引華人。大量華人湧入菲律濱後,西班牙人的殖民當局將華人限制於集居一地進行商業活動,為此促進華僑社會的隱固性。西班牙殖民當局對華僑採取了居住地的限定、經濟上盤剝、文化上的同化及實施“以華治華”的策略。華人在聚集地開設店舖、零售商品,形成了繁華的“唐人街”。“唐人街”包孕了華僑內部社會與外部社會的商業信息、文化信息等。華僑社會需要一種具有菲華特色的文化,對外能夠與外部社會進行商貿活動及社會活動,對內可以解決內部社會的利益衝突。19世紀未期,西班牙殖民當局開放馬尼拉為各國通商口岸,華僑社團在此時期開始萌生,最早的華僑社團是以血緣、地緣組成的宗親會,再者就是同業商會、慈善社團,最出名的善舉公所興辦了華僑義山(華僑公共墓葬地)外,還於是1891年創辦崇仁醫院,並從事公益活動。19世紀未,美國人打敗西班牙人接管統治了菲律濱。美國人推行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使華僑的生命財產從而得到基本的保障。1904年,菲律濱僑界成立“中華商會”。“中華商會”是華僑社會的商業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的核心組織。“中華商會”代表華僑向中國駐菲領事館及菲律濱政府傳達華僑社會的意見,融合華僑與菲律濱人民的關係。隨著華校的設立,華報的創辦,在海上絲綢之路上走了幾個世紀的中華文化進入菲律濱華僑社會後被演化成為菲華文化。菲華文化以它獨有的特色服務於華僑社會。

  19世紀,隨著大量華人移居菲律濱,華僑同時也把工業技術、科學知識傳入菲律濱,同時也把菲律濱的一些文化傳入家鄉,如建築文化,在閩南只要有“番客”的鄉鎮就有“番仔樓”,這種富有異國風格的“番仔樓”的建築,在19世紀,被閩南“番客”傳入閩南地區,那些在南洋經商賺取豐厚利潤後的華僑帶著大量的銀元回鄉建造充滿南洋風格的“番仔樓”。“番仔樓”是華僑衣錦還鄉的標誌。“番仔樓”成了閩南地區獨特的建築文化,也成為閩南一道亮麗的風景。當然,很少有人會去想像,在這些寫滿異國風情美麗的“番仔樓”的背後蘊涵著多少海外華人華僑的滄桑血淚、負載著幾個世紀華人華僑在海外被欺壓被歧視被屠殺的辛酸史。

  20世紀80年代未90年代初,大批的閩南人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再次湧入菲律濱經商,新移民的華僑把大批的中國商品從中國出口到菲律濱銷售,一時期衝擊菲律濱華人華僑數世紀以來建立起來的商業體系及工業體系。如今的中國商品已經填滿了菲律濱群島的每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從泉州地區出口到菲律濱的中國商品有十億美元以上。21世紀,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以一種新的模式重新啟航!

  註:參考文獻:

  (1)《諸番志》“宋”趙汝適 著

  (2)《島夷志略》“元”汪大淵 著

  (3)《西洋朝貢典錄、東西洋考》“明”黃省曾 著 張燮 著

  (4)《100 EVENTS THAT SHAPED THE PHILIPPINES (塑造菲律濱的一百項事件)》施華謹 譯 

  (5)《宋史》《元史》《明史》《清史》《三國誌》(全文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