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王強:泉州——宋元世界商埠與閩南文化之源

2024年06月11日 23:4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11日 23:49

  泉州,這座千年古城,古稱刺桐,歷經風雨,堅守著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共同鑄就了其不可磨滅的榮耀。本人所著《刺桐風華錄——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書,深入剖析了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作用與文化價值。

  作為沿海中國海洋遺產的璀璨明星,泉州以豐富的歷史遺產和獨特的文化景觀聞名遐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阿拉伯世界及非洲,成為古代海上貿易的繁榮之地,見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泉州不僅是貿易的橋樑,更是文化的紐帶。作為宋元世界商埠與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吸引了無數海外商人前來聚居與經商。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海貿商人為泉州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思想。泉州因此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中心,亦是眾多閩南海外華人的祖籍地。

  近年來,泉州更是東南亞華人華僑新生代緬懷祖先、探尋根源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年輕的海外華人親身感受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體驗祖先留下的遺產與傳承。泉州的獨特魅力,不僅源自其豐富的歷史遺產,更源自其承載的多元包容的文化價值觀。

  長期以來,西方社會對中國存在偏見,認為中國封閉鎖國。然而,隨著西方學者對中國歷史上與外部世界關係的重新評估,這種偏見逐漸消解。他們認識到,中國歷史上對外文化交流展現的平等、開放與包容理念,與西方傳統刻板印象大相逕庭。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貿易的橋樑,更是文化交流的紐帶。

  為了傳播泉州的文化魅力與歷史價值,本人所著的《刺桐風華錄——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書,首先以英文版《Legendary Port of Maritime Silk Routes: Zayton(Quanzhou)》的出版問世。本書透過本土遺產話語與權威遺產話語的對話,探討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話語建構策略。同時推出中文版,透過文獻綜述與考古證據等方式,向國際學術界展示了泉州作為世界遺產所蘊含的多元包容價值觀。

  一九五六年在泉州發現的古代雙語石刻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證據。艾哈瑪德墓碑上,墓主之子阿含抹以阿拉伯文與中文記載其父“死於艾哈瑪德家族母親之城——刺桐”,彰顯了泉州作為“世界商埠”的輝煌歷史。此外,自1920年代始學者如張星烺、陳萬里、吳文良、古斯塔夫•艾克、戴密微以及安吉拉•肖頓海默等的研究,進一步豐富了泉州學的內涵。

  如今,泉州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和海外華人。作為尋根之旅的熱門目的地,泉州不僅讓遊客感受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讓他們深刻體驗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所蘊含的多元包容價值觀。《刺桐風華錄——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書作為系統探討泉州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出版物,受到廣泛關注與認可,為泉州的文化傳承與海外華人社區的聯繫搭建了重要橋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