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鄭亞鴻:從「煎堆補天」說起

2024年06月10日 23:5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10日 23:51

  端午節快到了,隨之而來的是陰雨連綿,持續的降雨讓人想起是不是該“煎堆補天”了。

  “煎堆補天”是泉州端午節前後的一個特色民俗活動。這一習俗源於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美好願望的表達。煎堆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當時稱為碌堆,是長安宮廷的食品。後來,不少中原人南遷,將煎堆帶到南方。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寫到:“端陽……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煎之,謂之堆。”關於煎堆的由來,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是女媧補天的故事,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正是梅雨季節,雨下個不停,據說是天空“漏了”所致。人們怕久雨成災,盼晴心切,倣傚女媧氏煉石補天的做法,在端午節前製作煎堆,以期堵住天上不停漏雨的“裂縫”,於是就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它反映了泉州人希望風調雨順、期盼有個好收成的心理。在我的南安老家,煎的一般都是麥堆。煎堆做起來也不複雜,就是用麥粉與糖等其他配料一起調成濃糊狀物,下油鍋煎成大片餅狀即可。在困難時期,它是一道散發著麥香的美食。

  我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上山下鄉到德化山區插隊。德化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為福建省多雨區之一。梅雨季節有時雨一下就是十天半個月,如果不是農忙,雨天一般不下地幹活。那時沒有電視,沒有手機 ,連可看的書也很少。在偏僻的山村,面對煙雨茫茫的田野和群山,無處可去,只能整天待在屋子裡,讓人覺得無聊煩悶,心情有如詩人賈島所描述“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更糟糕的是,有時柴火也告急,因為當地封山,打柴要翻山越嶺到鄰近公社的山上,讓我們望而生畏,因此儲備不多。那時,總擔心雨下不停,大家嘴裡說“該煎堆補天了”,可連煮飯都發愁。

  後來,我到山美水庫工作。山美水庫承擔著向下游 65萬畝農田的灌溉、400多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以及防汛抗洪、發供電任務。汛期為確保庫容6.55億立方米的水庫安全度汛,保障下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遭遇大雨、暴雨,上遊山洪暴發時,我們深知責任重大,投入到緊張的防汛抗洪,不僅要攔儲洪水,根據汛情,有時要提前洩洪,騰出庫容,將水庫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其時,我們都希望煎堆能“補天”,雨過天晴。

  山美水庫是自收自支、自負盈虧單位,200多位員工的工資福利主要靠發供電收入。遇到乾旱,社會效益為主,要保障供水,發供電受到限制。我們都盼著天裂開一條“縫”,多下一些雨,當時流行著一句話:“下雨就是下錢!”

  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雨從天上掉下,有大有小,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如今,乾旱時一定條件下,可以實施人工降雨,但對暴雨、對降雨量還無法控制。煎堆當然補不了天 ,“煎堆補天”只是人們期望風調雨順的一個美好願望。而煎堆卻成了泉州端午節期間的一種傳統食物,更是一種深厚的文化習俗和歷史傳統的體現。現在雖然不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煎堆,但這種泉州傳統小吃在歲月的長河中,依然葆有讓人留戀的古早味和儀式感。(2024年6月6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