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蒲公英 :話說《詩潮》

2024年06月09日 23:2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09日 23:22

  最近我一口氣讀了二本詩集。

  一本是菲華已故詩人云鶴於上世紀六十二年主編的《詩潮》詩集。另一本詩集叫《寄你,以祝福》。

  這本《詩潮》詩集是詩人云鶴在華文日報由他主編的定期文藝副刊《詩潮》上選出,菲華詩人以及中國的台灣省詩人投稿的現代詩。

  在編者小言中,主編雲鶴介紹了這本《詩潮》詩集,作者及其詩作。

  詩集做為“第一年選”選出了五十二家共一百零三首詩作。全部選自一九六一年一月至十二月,在《詩潮》詩專頁文藝副刊上發表的詩作。

  菲華詩人的詩作是:詩人小夜曲,本名莊垂明,收入他所投稿的四首詩:《異鄉人》,《井》,《柵》,《蕭聲響時》。

  已故詩人月曲了是千島詩社發起人之一,僅收入了他的《淡淡的風季》一首,月曲了原名蔡景龍,享譽菲華詩壇的資深詩人。

  白凌本名葉來城,也是千島詩社的成員,是菲華資深老作家老詩人,已屆耄耋之年,尚身強體健,精神抖擻。

  艾鴻是菲華老詩人,本名蔡偉仁,收入了他的《望著妳》,《默許以煙圈》三首詩。

  詩人吳天霽,我的好朋友,著有《耶穌的懷念》與《跨世紀詩選》,他的二部詩集,可圈可點,是菲華資深老詩人。收在詩集中有《重歸》,《海風中之二》,《海風中之三》,《渣滓‧懺悔》等四首詩。

  和權本名陳和權,收入了他的《叮嚀》一詩。

  南根的《歸來》,《等待三年》,《送別》等三首詩作,南根本名王勝利。

  浪村本名陳德琛,收入詩作《蠕動》。

  夏牧本名陳鴻山,收入《渴望》一詩。

  海韻的《在地平線那方》,《夢韻》,《一窗記憶》,《睫蔭‧影子》等四首詩。

  嵩山鶴本名施能昭,收入了他的五首詩如下:《秘密‧冷夢》,《唇間的回憶》,《風》,《訕笑‧逆流》,《神喲!給我一個明天吧》。

  已故作家詩人陳恩本名陳國恩,曾做過新潮文藝社社長,收入《前進》一詩。

  劍鴻本名黃劍鴻,收入了他的三首詩作:《該是播種的時候》,《劫後》,《眸,風景》。

  藍菱本名陳婉芬,當時是位年青的詩人作家,一九四六年出生於岷里拉,天才橫溢的她在一九六〇年由新疆書局出版了詩集《第十四的星光》,第十四應該是她十四歲時的創作作品,一九六三年由藍星詩社出版詩集《露路》。一九七三年由創世紀詩社出版了《對答的枝椏》。作品曾被編入中文的:《中國現代詩選》,《七十一年詩選》,《八十年代詩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等,她的詩作收入外文的英譯本於一九七二年美國出版的《蘭舟》(中國廿詩人選集)。一九六二年巴黎出版了法譯本《中國詩選集》。三聯書店香港分店出版了《藍菱‧野餐地上》的散文集。藍菱是菲律濱土生土長的不可多得的世界級女詩人、女作家。常年生活在美國的愛荷華。《詩潮》收入了她的四首詩作《踏向蒼茫的遠方》,《黃昏‧隔著一圍的籬芭》,《瀰撒後,負疚的心》,《期待·在明日春天的黎明》。

  《詩潮》這部詩集壓軸的詩人是編這部詩集的已故詩人云鶴。本名藍廷駿,他是筆者的老朋友。上世紀七十年代我由南方回岷市,投了一篇忘了什麼題目的詩給他主編的文藝副刊。雲鶴兄在他的副刊上登上了要與我聯絡的訊息。我與他取得聯繫後,他鼓勵我多寫多發表,激發了我的創作激情。我能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後來停了三、五年,在七十年代又開始塗塗寫寫一直到糟老頭一個,依舊在塗塗寫寫,我能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重新加入寫作隊伍,雲鶴兄的鼓勵是我筆耕不輟的動力,我永遠懷念他。

  他的壓軸詩作五首:《影》,《笑語》,《感覺裡》,《贖》,《剖》等。

  這本於一九六二年由中央書局總經售的詩集,當時訂價菲幣二元。由雲鶴主編兼裝幀,以同出版社出版。

  雲鶴兄於一九九〇年三月五日送給我。

  現在應該已成絕版,我想收有這部詩集的愛好華文書籍的同仁一定不多。

  我介紹了該書的菲華詩人,中國台灣詩人就不再介紹了。

  我介紹的菲華詩人,若有差錯,敬請菲華文藝界朋友指正。

  2024年5月31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