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付玉成:菲華文教之淺見

2024年06月06日 23:3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06日 23:39

  東南亞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不日將在馬尼拉舉行,這是菲律濱華文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屆時來自大陸、台灣、香港、美國、加拿大、德國、澳洲、荷蘭、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位專家、學者、華文作家將匯聚馬尼拉,與菲律濱文教人士一起,共同探索華文文學在新時代中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前景,希望這一盛事能夠推動華文在菲律濱的發展。

  華文文學如何在菲律濱進一步發展是一件值得認真思考的事情,本來菲律濱整體的華文水平就不是很高,老一代的華人不遺餘力的推動華文在菲律濱深根發芽,但受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如過番的前輩本身就是貧苦出身,受教育的機會不多,華文之根不夠牢固;第二是華社普遍流行的地方方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話的推廣;三是1949年中國政權的交替使華文教育沒有能夠統一,有些學注音,有些學拼音,有些還強調說閩南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文教育的效果;四是隨著華人子弟的菲律濱化,很多人已經無法利用華文進行溝通交流了,更不用說寫作和創新,更重要的是華文教育沒有進入到主流教育體系,推廣受到影響,還有華文本身在菲律濱沒有標準化,頂層設計缺失,需要具備絕對影響力的力量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華文群體本身十分弱小,再被分成若干個分支,更加形不成力量。況且,華文工作者們沒有能夠推出像樣的作品,正式出版發行進入市面流通的圖書很少,多數的內部印刷品只能供贈閱,不具備推廣價值。從某種角度講,華文界缺乏大師與領袖,現有的從業人員只能算是業餘愛好者,而且小眾的華文愛好者們又被分散在多個團體,基本都是各自為政,星星點點,難以形成燎原之勢。

  找出問題固然重要,關鍵是如何對症下藥,我在與作協同事的交流中發現,上述問題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沒有人敢說和想說,因為華社是一個敏感的社會,池子不大,水卻很深。我向來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良藥苦口,權且當個仇人。獻出一點敷淺的看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我想如何弘揚華文文化,首先得從教育入手,頂層設計上要一體化,統一華校中文教材,推行通用的拼音教學,建議課本與讀物最好從大陸引進,並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第二是兼收並蓄,大力吸收新移民文學受好者,提高華文文學作品水平;與各社會各界建立廣泛的戰略合作關係,多層次多渠道的進行華文交流推廣活動;第三,將華文教育主動與華社團體融合,從組織上為華文教育爭取資金保障,菲華作協也要自動置於幾大華商組織文教委員會指導之下,並由社團核定年度預算,將華文教育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的保護,這是關係到華人族群的魂和根的問題,不能用商業利益來衡量;第四,推進華文教學進入主流課堂。華語已經作為一種商業語言顯示出其特有的重要性,俗話說:God Create the World,the Rest Made in China, 菲律濱的商業活動已經與中國有著深度的融合,與中國打交道不可避免地要與華文打交道,很多菲人家庭都重視孩子的華文教育,將華文作為第三語言進入課堂條件已經成熟,只是需要有人去用力推進;第五,華文作協需要大力吸收新鮮血液。華文作協老年化十分明顯,支撐門面的還是古稀之人,中生代沒有形成,年輕人更是缺乏,青黃不接的代季差讓作協顯得過於老成,思想也相對保守,言必稱過去甚是流行,沒有拿得出手的新鮮作品,更沒有具備影響力的“大家”,對作協的發展甚為不利。尤其是作協沒有合法註冊,不具備社團的法律地位,也無法對等與外界交流,影響了作協功能的正常發揮,急需突破䉒籬,名正言順的立於社會,讓人以入作協為榮,讓作協在社團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窗口或喉舌,讓人不可小覷!

  和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一樣,菲律濱的華文從業人士基本屬於不富裕階層,如何平衡生存與愛好的關係,是維持華文文學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菲律濱這個崇商的華人圈子要培養一種崇文的風尚,唯有如此,華文從業人員才能形成一種說實話和說真話的氛圍,才能出高手出好文,文人們走出去才有錚錚傲骨。所以必須樹立文人的社會價值,才能賦予其歷史價值。無論怎樣,東南亞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的召開,將會有力地推進菲律濱的華文文學水平,進一步的將自己融入世界華文大家庭,我們有理由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