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日月譚天:大陸進一步中止ECFA關稅減讓意味著什麼?

2024年06月03日 00:4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6月03日 00:49

  5月3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決定自6月15日起,對原產于台灣地區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這是去年12月21日大陸宣佈中止ECFA項下丙烯等12個稅目產品關稅減讓後,所採取的進一步措施。

  譚主注意到,島內各大媒體均在第一時間作了報道,台灣各界人士憂心忡忡。台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指出,這次中止的項目中,很多都是台灣傳統產業,可能會造成這些廠商重傷,甚至面臨關廠危機。他認為,台灣應該要先釋出善意,舒緩兩岸關係。國民黨民意代表傅崑萁表示,ECFA關係到台灣未來的發展、經濟的穩定。ECFA在兩岸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往來指標,希望能夠持續地推動下去。島內產業界擔心衝擊更廣更重,台灣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等工商團體大聲疾呼,要求賴清德當局正視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盡速與大陸方面協商,避免整個協議都被中止。

  大陸方面進一步中止ECFA關稅減讓意味著什麼?

  對賴清德“台獨自白”的有力反制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5月31日明確指出,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台獨”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是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

  海峽兩岸多位台灣問題專家在接受譚主採訪時表示,國台辦的表態非常明確,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就是對賴清德“台獨自白”的有力反制。

  受訪專家告訴譚主,事實上,去年底大陸中止ECFA項下12個稅目產品關稅減讓,就是對民進黨當局執意搞“台獨”的一次警告。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反躬自省,還不斷變本加厲,大肆操弄“反中抗中”,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最可惡的是,賴清德剛一上台就猖狂挑釁,大陸方面再次出手理所當然。陳斌華即直言不諱地示警:搞“台獨”就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只會讓台灣企業、民眾利益受損。

  對民進黨“以怨報德”的當頭棒喝

  據島內媒體報道,2016年前,民進黨大肆污蔑ECFA是“糖衣毒藥”,揚言上台後會發動“公投”廢除它。轉眼都換成賴清德了,也不見舉辦“公投”的影子。曾長年佔據台立法機構多數的民進黨“立委”也隻字不提“廢除”的事,當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還屢屢表態希望大陸不要廢除ECFA……台灣《中國時報》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為何‘執政’後的民進黨會‘髮夾彎’,沒有兌現‘推倒重來’的承諾”?“原因是民進黨當局知道ECFA對台灣經濟有重要貢獻,廢除亦會對台灣經濟有巨大打擊”。

  譚主翻查資料,據統計,ECFA實施後,兩岸貿易額從2010年1453.7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3196.8億美元;台方數字顯示,截至2023年底,在貨物貿易領域,ECFA給予台灣的關稅優惠超過101億美元,是台灣對大陸累計減免關稅的10倍多。台灣《工商時報》文章指出,“ECFA早收清單部分,不管是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或農產品,大陸給予我方的品項數量,均明顯多過我方給予大陸”,“其背景就是在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之下,對台灣讓利”。

  受訪專家對譚主說,民進黨一方面要享受當年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的ECFA紅利,另一方面又“反中抗中”,挑釁一個中國原則,這種“精神錯亂”簡直豈有此理。大陸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宣示了惠台政策決不能被用來搞“台獨”的堅定態度,是對民進黨“以怨報德”的一記重錘。

  對下一步反“獨”促統的清晰信號

  從兩次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就能看出,大陸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

  長期以來,台當局單方面對2500多項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違反了ECFA關于“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規定,損害了兩岸企業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大陸反制有理有據。

  島內分析認為,去年底那一次“警告”,所選產品涉及範圍和貨物價值相對有限,是大陸考慮到對島內民眾和相關產業影響而展現出的善意。可笑的是,民進黨當局故作鎮定地表示“影響有限”,遭輿論抨擊“不食人間煙火”“毫無作為”。

  今年1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直言,第一批中止關稅減讓公告發佈後,民進黨當局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迴避責任。有關部門正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有關政策法規,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民進黨當局一直對大陸的“警告”沒有正面回應,賴清德“5·20”講話“台獨”立場更加激進冒險,大陸因此公佈第二批品項,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表示,初步來看,此批項目中,以涉機械領域為主,再來是石化、塑料、紡織和車輛相關,大部分為傳統產業。與前一批集中在石化領域相比,這次規模明顯更大,對于中小企業衝擊較大,可能造成產業萎縮。

  台灣時事評論員介文汲在節目中說,出口到大陸的“零關稅”優惠被拿掉,就會讓島內廠商面對很大的營運困難,其中很多是中小企業。這些廠商會被迫轉移生產基地到大陸、東南亞,若只做大陸市場又無法轉移的恐怕就要關廠。若是聘用員工數比較多的傳統產業關廠,勢必會引起一波失業潮。

  對此受訪專家指出,大陸正按照自己的節奏,加大對島內“台獨”勢力的懲戒。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次大陸中止關稅減讓的產品數量有所增加,但也只是將“優惠”收回,並不是禁止進口等懲罰措施。這表明大陸考慮到島內民眾和相關產業的福祉,反應仍較克制,也還沒有完全沒收民進黨當局調整兩岸政策的機會。專家同時強調,大陸的善意不會無限地延續。賴清德之流再不警醒,大陸反“獨”工具箱準備充足,必將進一步予以嚴懲。

  譚主獲得的一份島內民調數據顯示,超過六成的台灣民眾不希望ECFA走向全面中止或終止,呼籲民進黨當局與大陸進行協商。這充分表現出台灣民眾對經濟、民生的關注,以及對兩岸經貿合作、繁榮發展的期盼。譚主想說,如若賴清德當局無視民意、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則ECFA危矣,島內經濟危矣,台海危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