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靈子:善用民間力量 拓港發展空間

2024年05月22日 23:3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22日 23:37

  在《香港國安法》正式實施後,香港正式進入由亂到治、由治及興,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新階段,港府和全社會亦迎來講好香港故事、無處不旅遊及拓寬國際發展空間的任務。然而,在部分西方政府及所謂主流媒體的惡意抹黑和操弄下,香港正常的對外交流及國際形象受到了不小的衝擊。筆者認為,在此形勢下,港府若能善用香港與海外華人社團及華文媒體緊密連接的傳統優勢,通過海外華人和華文媒體發展民間外交,向國際社會展示好的香港故事,那些西方政府及媒體的惡意污衊抹黑必將不攻自破。

  事實上,香港商界、學術界及文化界多年來與海外華人社團及華文媒體有著廣泛密切的交流,例如當年胡仙女士的“星字頭”報業集團在全球20多個國家設立印刷廠,向世界講述了香港由塑膠花廠成為金融中心的故事;而她與台灣《聯合報》創始人王惕吾先生發起創辦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1968年在香港正式成立。協會以聯繫全球中文報業從業人員、促進中文報業發展為宗旨。直到今天,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除見證了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後的飛速發展外,更在世界對中國充滿誤解、偏見時,努力為中國發聲、闢謠,以最全面、真實的聲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的會員有多家是百年華文媒體,他們長期深耕於當地,與本地社會、政黨等已建立了緊密的聯繫,這樣的聯繫令海外民辦媒體在推廣中國的主張和政策時,更容易獲得當地社會的支持。

  自古以來“官民合作”能產生最大的效益,相信在媒體方面也一樣。

  要知道,目前世界正面對百年不遇之變局,大國之爭、地緣政治變得更為複雜多變,在此大環境下,香港還要面對外部勢力的刻意打壓與抹黑,妄想令香港失去國際化的優勢。然而,官方層面的打壓難敵民心之間的相通,因此民間交流將成為香港對抗西方打壓,鞏固國際化優勢,吸引人才資金來港的一個突破口。港府應研究如何善用海外華人社團及華文媒體的力量來發展民間外交,讓國際社會從多角度了解香港和國家真實情況,講好香港和中國故事,為國家發展規劃貢獻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