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揭開潘朵拉盒子:菲中新模式協議筆錄

2024年05月20日 23:5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20日 23:59

  作者:安娜•馬仁樂——黃教授(Prof. Anna Malindog-Uy)

  在北京和馬尼拉持續數月的口水戰中,中國似乎對菲律濱政府官員不斷否認所謂的“新模式”協議感到憤怒,該協議旨在向駐紮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仁愛礁的菲律濱軍隊提供補給。這促使中國採取了强硬的外交立場,例如發佈了一份記錄了一名中國外交官與菲律濱軍方西部司令部司令、海軍中將加洛斯就所謂的“新模式”或“一加一”協議進行討論的文字記錄,該協議的總體目標是緩解與緩和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在我看來,這是雙方防止局勢升級和促進外交穩定的謹慎步驟。確保補給任務順利進行,不發生對抗,對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全至關重要。那麼,為什麼現任小馬科斯政府會否認這一點呢?這項新的示範協議背後的意圖對雙方都是真正有益的。可能是美國人對此感到不滿嗎?

  爭議

  這份文字記錄的發佈引發的爭議凸顯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敘述。中國似乎有意聲稱兩國之間存在一項商定的“新模式”協議,強調菲律濱所謂的違約行為。

  因此,2024年2月2日,菲武裝部隊發言人法蘭世•馬牙列•巴治惹上校在其官方臉書帳戶上宣佈,馬德雷號的輪換和補給行動完美執行,強調團隊合作、精准和奉獻精神。然而,該帖子在文字記錄發佈後被删除。由於緊張局勢死灰復燃,導致菲律濱和中國之間的局勢再次升級,成功行動帶來的樂觀情緒是短暫的。這種死灰復燃引發了外交和政治危機,使雙邊關係進一步緊張,特別是在南中國海爭端方面。

  相比之下,菲律濱當局强烈否認存在這樣一個新模式協議,認為該記錄可能是人工智能(AI)捏造的騙局。這一爭議隨著違反國家法律——如反竊聽法——的指控而升級。緊張局勢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地步,菲律濱高級官員主張驅逐受牽連的中國大使館官員,理由是他們涉嫌在國內進行惡意影響和干預行動。

  後知後覺

  在圍繞公開發佈上述文字記錄的爭議中,有關菲律濱政府官員對這一現象的反應似乎脫節。他們的反應,以迅速否認為標誌,似乎暴露出一定程度的焦慮。這種不一致性尤其令人困惑。對中國竊聽的指控意味著承認錄音的存在和文字記錄的真實性。相反,包括菲武裝部隊在內的其他菲律濱政府官員聲稱,這份記錄“非常虛假”。這些相互衝突的說法只會使這個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談到竊聽,參議員法蘭西斯•杜仁珍諾已提交一項決議,調查一起涉及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的竊聽事件,該事件與菲律濱和中國之間的“新模式協議”談判有關。因此,中國大使館將應邀參加週二(5月21日)舉行的參議院聽證會。至關重要的是要考慮根據國際法,讓中國大使館官員參加這次聽證會是否謹慎合法。我還認為,這件事在國際法下引發了複雜的問題。

  根據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外交官享有不受東道國法院和其他當局管轄的豁免權。這一豁免旨在使外交官能够在不擔心東道國脅迫或騷擾的情况下履行職責。《公約》第31條具體規定了東道國的刑事、民事和行政管轄豁免。這意味著他們不能根據東道國的法律被起訴。這一豁免權延伸到外交官的個人豁免權和家庭成員。另請注意,使館等外交使團的館舍不可侵犯。東道國官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房舍,代表團的財產和檔案受到保護。《公約》概述了這些原則,為外交關係和外交使團待遇提供了法律框架。

  請注意,主權豁免原則還保護外國及其代表不受另一國法律程式的約束。邀請中國大使館官員在參議院聽證會上作證可能被視為違反了這一原則,可能導致菲律濱和中國之間本已緊張的外交和政治關係出現嚴重的外交和政策緊張局勢。這一行動的潜在後果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外交通路解决,而不是召集外交官參加公開聽證會。這種做法尊重外交豁免權和公約的原則,避免緊張局勢升級。

  因此,試圖指責中方違反反竊聽法或干涉菲律濱內政是徒勞的。保存筆錄和錄音是一種常見做法,特別是在政府之間就敏感問題進行高級別外交討論時。這些記錄有多種用途,如歷史記錄、確保問責制和透明度,以及促進雙方的決策。

  此外,深入研究加洛斯中將的作用至關重要。文字記錄顯示,加洛斯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中間人,而不是一個决定性的權威。他似乎成了筆錄中提到的相關政府官員的替罪羊,這些官員有責任也應該通過提供誠實、直接和準確的解釋來揭露此事。這整個慘敗破壞了加洛斯中將作為一名軍官的聲譽和正直,並突顯了現任政府內部更廣泛的問責制和透明度問題。在這場爭論中,加洛斯似乎成了保護他人免受審查的犧牲品,這似乎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菲律濱人民確實必須認識到這些行動的影響,並努力在處理這些有爭議的問題時提高透明度、問責制和公平性。

  結論

  因此,為了有效解決衝突各方之間的這一爭端,菲律濱有關政府官員最好不要發表挑釁性言論,而是回到談判桌上與中國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優先考慮外交仍然是雙方尋求解决這一爭議的最謹慎方法。

  此外,我們决不能忘記,信任、良好聲譽和遵守大大小小的協議是國際關係的基石和基本原則。它們在維護穩定、促進合作和解决爭端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當信任得到培育和維護時,它將成為建立更强大、更有彈性的國際夥伴關係的基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