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香港仔:既要感謝母親 亦要提供支援

2024年05月15日 23:5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15日 23:57

  母親節是子女向母親表達孝心的節日,與中華文化的“百善孝為先”一脈相承。在香港,市民會買花、贈送心意卡或一家大小到酒樓飲茶,向媽媽表達愛意。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亦特地在社交平台發文,與市民分享他為自己生命中兩位偉大的“媽媽”(母親和太太)準備小小心意,感謝她們多年來不辭勞苦為家庭無私奉獻,並祝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婦女一向是照顧家庭的主力。傳統上,香港市民大眾都會藉母親節這天,以各自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和孺慕之情,亦是社會反思關愛母親工作的重要日子。本報今年特地採訪多名追求科研卓越,同時也為培育下一代付出所有的女性科學家,從她們的視角,體會母親日常遇到的困難和偉大,別具意義。

  科學家一向予人是智慧、堅強和鍥而不捨等優秀品格的化身。然而要兼顧子女,她們亦與普通媽媽一樣感到吃力。其中,來自法國的港大地球科學系高級講師Christelle Not表示,身為學者需要良好的時間管理、精力和腦力並重,而作為母親就需要照顧好孩子,安排他們的起居生活,自從有了孩子,她的生活就不一樣,往往沒有足夠時間好好閱讀,因為“每當我坐下來開始閱讀,就會有人叫‘媽媽!’”

  因此,母親節除了要感謝母親,推崇對慈恩母愛的孝行,還要有實質舉措幫助各階層母親。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在社交媒體發表的帖文令人感動,他列舉了本屆政府自上任後設計推出不同措施,包括去年9月推出“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讓婦女可以外出工作,回家後享受家庭樂;去年底又推出“社區客廳”讓婦女在寬敞環境照顧子女,與其他“劏房”家庭一起煮食和看電視,紓緩管教子女的壓力。

  近年多項調查均顯示,不論是全職抑或家庭婦女照顧子女的壓力都相當大,社區幼兒中心或暫託服務嚴重不足,在職婦女於工作和家庭之間難做到平衡;而想外出工作幫補家計的家庭婦女,亦難以實現願望,即使勉強出來工作,也只能從事兼職,收入往往不足以抵消多出來的託兒開支。因此,期望政府能持續聆聽各界婦女的心聲,優化完善相關政策支援,創造有利於婦女按自己意願生活的好條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