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謝如意: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臆說

2024年05月13日 23:3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5月13日 23:31

  對於堅守做生活的學生的本分的我來說,有生至今累積了許許多多的觀點或叫臆說,更有相應的或許微不足道但毋容置疑的篤行。今天就人云亦云點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臆說吧。

  初次見識這八個字,大概是在大學讀書中學研古典文論的時候。首先是新鮮感,然後是漸悟行。因為到了今天好像也沒有頓悟,於是把些臆說說出來,無能是專家講學,而是學生在做作業中的詢求同學斟酌以添益的拋磚引玉。

  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讓我想到生活中的望遠鏡和顯微鏡。儘管這兩種鏡還未必導盡其中奧妙,但至少可以讓人明白:好多人和事,只要合乎客觀規律實事求是思之,就可能像望遠鏡一樣,把貌似遙不可及的人與物,輕鬆地調到眼前來看得清晰其外表;也可能把似乎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好像子虛烏有的人和事,自如剝竹筍般層層深入而見心,更似在顯微鏡下看到本來存在其中實際的本質。

  如此能放大或縮小到極致而得收放自如,可不是像操作現成的望遠鏡或顯微鏡那樣簡單,而是要心存至善,盡量富有通才,才可能有自己審視世界存在的一切都獨到的眼光,也才可能有對世上人物人事的高瞻遠矚真知灼見,甚至於具備無人可以替代的預見的實踐!這是需要平時持之以恆身體力行而得來的!

  我常說也努力爭取做好的是:從最好的做過去,從最壞的防過來!只有前者才能不神經過敏懷疑一切到處樹敵,只有後者才能有備無患廣結善緣仁者無敵!

  為此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我雖相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但是,我有一個“不設防的大防”!

  比如我這敝帚自珍做早課的事吧。我不肯接受“對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古訓,我所寫皆是十分話以見我誠,以從最好的做去的要求來努力,與讀者推心置腹毫無保留。這雖未必虛懷若谷也隨時渴望納讀者真言以集思廣益。但我這樣不設防地把自己放在明處,讓人十分容易地看透我,就產生了一個好像意想不到的大防的良效:與我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者自然對我不屑一顧,甚至還可能恨得咬牙切齒;對我覺得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者,自然似有若無愛理不理我的早課,以為我幼稚淺薄不識時務不即不離;而對於覺得和我情投意合相見恨晚者,哪怕是遠在天涯海角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惺惺相惜。這三種情況,都是由於我不設防而才快速取得得合乎我的心意的大防效果。好的寧缺毋濫,豈能苟且?

  這種大防效果,讓該與我和好親近的非常容易地和諧彼此的心願,讓那些不宜我深交或該遠避的人自然疏遠或分道揚鑣,這樣有多好啊!應該說,即使是可能明火執仗幹起來,總比被口蜜腹劍欺騙愚弄來得少受傷吧!兩害相權取其輕。不是嗎?

  要徹底地分析這種不設防的大防效果,我想是可以作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研究佐料的。如果研究有得,就會讓研究者有效避免被貌似至親的悄悄吞噬、被貌似好朋友的陰毒傷害!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篤善的人和組織就最講認真!因為,篤善像是寶貝好用,但這種寶貝也像高級的容易粉碎的工藝品一樣,只有認真保護才能發揮寶貝造福自己與社會的功能。也只有篤善不用陰謀詭計,總是婦孺無欺,一切沒有不可告人的野心,才不怕明槍暗箭,敢把自己的一切不設防放在明處,哪怕是缺點也不文過飾非,而是堅持好的,改正錯的!這也才可能有篤善者的虛懷若谷雍容大度的自然展示,才能在寧缺毋濫的交往中練就卓爾不群獨立堅強處世的能力無愧於天地人!如果是存心險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者,時時處處兩面三刀陽奉陰違是他們的“專業”,絕對與不設防者無緣,甚至可能是嫉善如仇呢!

  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真能漸悟以致頓悟其中奧妙者,就不難理解為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明白有人為啥能做事雷厲風行如電火行空、慮事周密似水銀瀉地了。

  至大無外,至小無內。這是生活中的常見,只是得有心有力才可能曉得做得。無論個人或集體乃至國家社會,也只有做好了。才可能從宏觀上正確把握全局,又從微觀上不遺鉅細瞭如指掌,對症下藥自如得體!

  臆說歸臆說,回頭還說自己。我在實踐中還只是如春蠶食桑葉般點點滴滴寸進,似老生緩步行式亦步亦趨而已。

  早課問早安於廈門海邊觀海樓

推荐阅读